第07版:课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8年01月1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谈“了”及教学思考

    湖南师范大学  黄辰惠

    “了”是现化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把现代汉语的虚词“了”界定为助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了”用在句末,主要肯定事态出现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认为现代汉语中有两个“了”:一个是动词后缀,表示动作的完成;一个是语气词,表示新情况的出现。

    但在实际教学和语言实践中,留学生存在对“了”理解、使用不当的问题。

    首先,从母语迁移的角度来说,英语的时态表达主要依靠动词的词形变化,而汉语主要依靠“了”“着”“过”等虚词,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不习惯汉语的时态表达方式,对动态助词“了”的使用经常采取回避策略,导致“了1”的缺漏偏误率偏高。英语中也没有像汉语“了2”这样的语气词,“了2”缺漏偏误多的语际原因和“了1”相同。另一方面,老师在教授“了1”“了2”时往往会将其与特定时态联系起来,“了1”表示动作的完成(完成时、过去时),“了2”表示一种变化(过去时)。这样学生可能会盲目地把“了”与英语完成时和过去时对应起来,造成“了”的滥用。

    其次,从汉语内部因素来说,汉语“了”的语法意义和用法十分复杂,有时必须用,有时一定不能用,有时可用可不用,有时位置稍稍变化句子意思可能完全不同,如:a)他吃了两碗饭。/他吃过饭了。这两句必须用“了”。b)他们才结婚十个月。这一句不能加“了”……

    我们以汉语为母语,有自然语感,对这些用法习以为常,不会用错,但初次学习者可能会感到汉语中的“了”变化莫测,无所适从。

    另外,“了1”“了2”的语法意义,“了1”与“过”等其他助动词的意义、“了2”与“的”等其他语气词的意义有共通之处,学生容易将他们互相混淆。

    教授动态助词“了”时,可以注意与其他动态助词的对比。例如对比分析“了”和“过”,告诉学生二者只在一些表示动作完成的句子中可以互换,二者的常用义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教授语气词“了”时,要注意它与“的”的区别。陈述语气词“的”常和“是”构成“是……的”强调结构,如果学生注意到了这个结构,语料中的错误也许可以避免。

    动态助词“了”和语气词“了”的区别非常微妙,老师可以多举语境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感受二者的不同,如:a)他去了美国,昨天刚回来。b)他去美国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这两句句义的差别一眼便知。

    动态助词“了”标示句子的焦点,一般位于最后一个动词或形容词后。老师在向学生解释了这一点后,相信他们在连动句和兼语句中使用“了”的正确率会有所提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连线
   第05版:校园
   第06版:文化
   第07版:课堂
   第08版:乐游
   第09版:湘韵
   第10版:科技
   第11版:百科
   第12版:留学
   第13版:成长
   第14版:法制
   第15版:家教
   第16版:广角
   第B1版:科教论坛
   第B2版:交流
   第B3版:新说
   第B4版:文苑
绘本罐子里“变”出的规律
阅读课上“玩”辩论
谈“了”及教学思考
你说 我听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