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湘韵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师说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茱萸的孩子

    □ 岳红粉

    12月14日,七层塔檐的风铃敲打着一个名字——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离世。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诗人说。

    时光回溯,1928年重阳节,一个男孩在人文荟萃的南京出生了,亲人为其取名光中,“光耀中华”之意。生于这样一个遍插茱萸、菊花飘香的日子,他自己得意地称自己是“茱萸的孩子”。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余光中跟随亲人颠沛流离,辗转于南京、上海、重庆、香港,直至台湾。每到一地,余光中都不忘学业,跟着母亲学英文,跟着吕叔湘学翻译,认真聆听冰心、曹禺等名家的演讲。后来,他又拜文学泰斗梁实秋先生为师。梁实秋称赞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到了上世纪70年代,随着《乡愁》、《梵高传》等众多作品的问世,余光中一步一个台阶,终于成长为诗界的一块丰碑,光耀中华。

    “婚姻是一种妥协的艺术,是一对一的民主,一加一的自由。”余光中如是认为。

    余光中虽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但在生活里,他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好朋友、好老师。对妻子范我存,他一往情深,青丝到白头,情感始终热烈如少年。“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他这样称赞妻子。他从不过问女儿们的功课,给她们自由成长的空间。主雅客来勤,每天到他家拜访的朋友络绎不绝,玄关处的鞋子排起了长队。而他则这样调侃自己:“写诗,是为了自娱;写散文,是为了娱人;写序写评论,是为了娱友;翻译,是为了娱妻。”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一首《乡愁》,余光中写哭了多少游子。“烧我成灰,我的唐魂汉魄依然萦绕着那一片厚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他大陆,壮士登高叫他做九州,英雄困难叫他做江湖”,字字句句,满溢着诗人对祖国的思念。后来的余光中经常往来于海峡两岸,进行文化交流,他自豪地宣称:“我是台湾作家,我也是南京作家,也可以说是福建作家,我更想说的是,我是中国作家!”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走了,大江东去魂不去。这位望乡的牧神,今天,有多少人在默默地缅怀你,祝愿先生从此可以和李白日日对饮,而不必再怀乡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师说
   第04版:连线
   第05版:校园
   第06版:文化
   第07版:课堂
   第08版:乐游
   第09版:湘韵
   第10版:科技
   第11版:百科
   第12版:留学
   第13版:成长
   第14版:论坛
   第15版:家教
   第16版:广角
茱萸的孩子
让郁金香开满我的花裙子
雨天随感
护鸥人
行香子·长沙墨庄
荷 花
彼岸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