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风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师说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锤炼千万次,重塑“折翼天使”的精彩人生
——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见闻

    学生的才艺展示

    校长宋志新

    通讯员 黄春华

    2017年11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主办的全国听障教育2017年年会暨作文教学研讨会在衡阳举行。作为活动主阵地,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们精彩的课堂,以及残障孩子们演绎的视觉盛宴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一致赞誉。

    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是湖南省特殊教育园地的湘南明珠,创办于1959年9月,是一所集视障、听障、智障于一体,涵盖学前康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兼职业教育的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共有25个教学班,300多名学生。在这里,“折翼天使”学习基础文化,进行康复训练,补偿身心缺陷,接受劳动技能培训,重塑精彩人生。

    近年来,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取得快速发展,成为衡阳市特殊教育的领头羊和示范校。该校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团队,校长宋志新当选“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刘玲琍老师当选“全国党和人民满意教师”“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欧阳吉彦老师当选“全国十佳体育教师”。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该校先后荣获湖南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学校、湖南省安全文明示范学校、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等称号。

    A 以美好孕育校园文化

    12月18日上午10点半,正值学校课间操时间,笔者刚走进校园就看到一群身着校服的学生在操场活跃着。他们跟随老师变化的手指,整齐划一地做着广播体操,完全看不出与同龄孩子之间的差别。

    这些学生被老师亲切地称之为“折翼的天使”,因为他们在身体或智力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残缺。

    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文化墙上有一颗硕大的生命树:红墙、绿树,苍虬的根,学生的张张笑靥就是生命树上结出的累累硕果。“打造美好学校,让所有的孩子与美好相遇”是学校的办学追求。跟随校长宋志新的脚步,笔者漫步在校园内,感受充满爱和温馨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氛围。

    校园风雨长廊里,校园活动简报、优秀师生感言张贴在显要位置,让师生见证学校的每一步成长;启音楼里,迎面可见学校校徽、校训。蓝白相间的校徽,广场上的“飞梦”雕塑,都寓意着衡阳市特校的办学思想——“折翅的大雁也要展翅翱翔”。镂金的校训“明德、致知、笃行、自强”,师训“以使命培育生命,以爱心担当大义”,生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自强自立,融入社会”,提醒师生要培养品德,丰富知识,踏实做事,从而自强不息;微笑墙上,老师和孩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让人感觉到世界的美好。操场上,每周固定的升国旗仪式,孩子们用手“唱”国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懂得感恩社会。启智楼里“海底世界”“我的梦想”各种暖色调的主题壁画随处可见。

    宋志新介绍,学校还投入100多万元改造学生宿舍,安装防盗门、空调和热水系统,添置床上用品和洗衣机,提高伙食标准,保证了学生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天天有鸡蛋、瘦肉、牛奶……让学校有一种家的感觉。为改善校园环境,学校加大了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新建了教学楼、塑胶操场,新购置了运动康复设施、办公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为了点亮孩子的生命之光,学校建起了两万多册藏书的希望阅览室,让孩子们在书香中氤氲,在爱心中成长。诵读《弟子规》等国学教育,被摆到了重要位置,通过诵读经典,孩子们的心灵变得充盈,懂得了礼让、孝顺、团结、友爱。

    B  以钻研促“铁树开花”

    “孩子进入特校以后,改变很多,也懂事多了。”这是家长们的一致认知,是学校给社会上交的满意答卷,但是成绩背后的辛酸滋味,外人无从知晓。

    “太阳出来了”“啊啊啊啊啊……”“小花开了”“啊啊啊啊……”在语言康复班,听觉言语康复教师刘玲琍一句句领读,10名孩子戴着人工耳蜗,坐在小板凳上一句句跟读。聋哑学生由于听力缺陷,没有有声语言思维,对他们来说,每一个字的发声,要艰难地学读上百遍才能跟正常人发音有几分相似。

    2008年,学校创办学前聋儿康复语训班,刘玲琍主动请缨担任班主任。没有教材和教具,她就利用课余时间自编教材自制教具,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用各种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地获取知识。

    为了让孩子发出第一声,刘玲琍不仅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气流的有无与大小;还经常把孩子脏兮兮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鼻旁边,让孩子们感受声带的振动,找准发音部位。在学习舌根音时,她甚至拉着孩子的手伸进自己嘴里,让孩子们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

    通过几年的训练,班上的学生终于和健全人一样开口说话了,有10名孩子还进入了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创造了“铁树开花”的奇迹。

    为了弥补聋童学前教育的缺失,学校探索出《学前教育融入聋校一年级》的教学模式:语文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趣味化,户外活动加大化,兴趣小组多样化,养成教育坐标化。该课题获得省级优秀,并获得衡阳市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为了突破自闭症孩子的康复,学校申报了“湖南省孤独症试点学校”,并且成立“星空工作室”,对自闭症儿童实施早期干预,跟踪训练,确保自闭症儿童能够在最佳的时机受到最好的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学校还承办了衡阳市残联智障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成效显著,得到湖南省残联领导和所有康复儿童家长的高度评价。

    宋志新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呈现出一种自觉自愿、不甘落后、争先创优、求全求美的工作局面。以使命培育生命,以爱心担当大义已经融入到每一个老师的血液里。学校74名专业教师,先后有18人荣获国家、省市表彰。

    C  以温情陪伴蜗牛漫步

    “没有学校就没有我。”一个小伙子在纸上写下这几个字。小伙子叫刘涛,衣着朴素,性格腼腆,他身上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说这都源自于感恩,是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改变了他的人生。

    因幼时不幸致聋,小学初中阶段曾在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大学毕业之后他回到了儿时的母校,成为了学校唯一一名聋人教师。要做一名称职的特教老师并不是付出就行。刘涛带的第一个班级就让他尝到了艰辛的味道。学生不听他的安排,喜欢溜出去上网,刘涛就想办法和学生交朋友。通过努力,学生慢慢开始喜欢这位哥哥一样的老师,并亲切地称呼他为“涛哥”。在平时的聊天中,他了解到班上大多数孩子出生在有残缺的家庭,所以他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用自己的爱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快乐。

    在从事特教工作12年里,每当他看到学生有一个小小的进步,就成了他最开心的事情。

    有的孩子无法向老师道上一句“感谢”,有的孩子甚至一辈子也听不到声音,可他们的身边,从来不缺温暖。

    刘阿林在特校工作了17年,她说,自己说的绝对是真心话,虽然孩子们有智力或听力、视力障碍,老师们不仅要教书,还得当保姆,为孩子们穿衣洗脸擦口水,甚至有时还得替他们擦屁股换尿不湿,但孩子们对老师的喜爱、心疼,也是真心的、不掺半点杂质的。“在这当老师,挺幸福的。”她说,有天她让学生帮着打早饭,平时都是稀饭馒头,但那天她发现自己的桌上放着的居然是一盒牛奶两个馒头,原来学生去晚了食堂没稀饭了,他就将自己的牛奶给了老师。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特校的老师,都喜欢读这样一首散文诗,他们说,这些残疾孩子,只是走得慢一点而已,只要我们用心,用心灵去贴近心灵,他们也能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

    D  以技能创造新生活

    林荫小道曲径通幽,道路两旁花红柳绿,湖中央两只天鹅正悠然戏水,一派祥和之景,51班学生肖莉创作的丝带绣《天鹅湖畔》吸人眼球。在教学楼里,一幅幅学生作品创作大胆,用色鲜艳,成为教学楼里最美的风景。

    “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目前我们开设有湘绣、手工制作、刻纸、布艺、衍纸画、数字油画、书法等课程,让孩子们的灵魂找到了美好的栖息地,在美好快乐中成长。”宋志新介绍,每个学生都成为刘涛不大现实,但让每个人有进步或者自食其力,学校有信心。

    孩子们将来进入社会,处于弱势,如何才能生存,成为学校和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为此,学校积极进行课堂改革,聋部理发进课堂,盲部按摩进课堂,高一课程全部与高考接轨,盲班开设英语口语课……学校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构建起文化教育+职业教育+康复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学用结合,为他们今后的新生活铺垫基础。

    残疾学生虽然生理上有缺陷,但他们都具有一定的潜能,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因材施教,为他们架起通向适应社会、适应生存的桥梁。学校结合就业形势开设了园林、美术、湘绣、烹饪、糕点制作、理发、美容美甲、按摩、计算机等专业,经过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学生主要进行技能培训,学校每年为毕业的孩子们组织“特殊的招聘会”。聋部、盲部的孩子100%可以自理自立,部分智障孩子能够自理,走出校门的学生基本上都开始了新的生活,90%以上的学生能够找到工作,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正如这几句歌词,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让残障孩子们的青春同样精彩,引领他们勇于追梦,创造属于自己的色彩斑斓的世界!到目前,学校有60多名学生升入天津理工等高校深造,有10多名毕业生当了特校老师。近几年已有15名聋哑学生达到语言一级康复水平,10人达到二级康复水平,还有多名学生进入普校随班就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师说
   第04版:连线
   第05版:校园
   第06版:文化
   第07版:课堂
   第08版:纵横
   第09版:研学
   第10版:科技
   第11版:论坛
   第12版:人物
   第13版:成长
   第14版:法制
   第15版:广角
   第16版:风采
   第B1版:科教论坛
   第B2版:交流
   第B3版:新说
   第B4版:文苑
锤炼千万次,重塑“折翼天使”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