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纵横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青年记者如何写“活”会议新闻

    杨元崇

    从事新闻采访工作近10年,记者深感会议新闻最难写。难在写出新意,让读者喜欢;难在写出重点,让报道精准。需下一番苦功夫,方出真知,出干货!记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

    运用好“猎奇”找新闻“亮点”

    青年记者要尽力搜寻会议事件背后隐藏的新闻“亮点”,那就要求青年记者具备一颗健康的“猎奇心”。“猎奇心”也是新时代全媒体激烈竞争条件下的必然产物。记者所言的“猎奇心”是指在符合马列主义新闻观,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健康新闻敏感性,紧密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利益、民生热点出发去搜寻“猎奇”点。嗅觉“猎奇”点,努力搜寻并抓准能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能量新闻。

    这里以记者本人采写的一篇独家新闻稿件为例,简要谈谈新闻“猎奇心”对新闻采访和写作的意义。引题为《国家防总工作组车辆临时调头——》,主题为《“送孕妇也是抢险!”》。这则新闻在湖南日报推出后,迅速传播,引发热烈反响。中国水利网及新浪网、凤凰网、今日头条等门户网站均第一时间转载湖南日报报道。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点赞湖南日报独家报道,并建议更多宣传受灾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抓紧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中国水利报记者主动联系湖南日报记者,并对产妇叶红的母亲姚玉珍进行电话采访。

    这则新闻是怎么诞生的呢?在泸溪防汛会商会议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水利局负责人半严肃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何州长,你是她们的救命恩人!”记者闻之,觉得大有新闻可挖掘,于是找到新闻事件的相关人,还原了发生在1个小时前的故事。

    在全媒体时代,记者既要追求快、准,更要追求深度和可读(视)性。如何让新闻报道具有可读(视)性,惟有挖掘新闻中不平常的故事,惟有时刻保持一颗健康的猎奇心。

    从“同题异构”中找报道差距

    同题异构,即在会议新闻报道中表现为同一个新闻事件,完全不同的报道形式和报道风格。这里举两个例子,例一:7月30日,某某市召开深化文明创建暨城市管理大会。翌日,一家主流媒体的头版见报稿标题为《始终坚持创建为民》,一家都市类媒体的头版见报稿主标题为《XX市自曝57处“城市斑点”》,副标题《深化文明创建启动最严问责:市委书记要求住建委写检查》。首先从标题看,就能区分孰伯孰仲,前者不过是按照会议的程式化套路拟标题,新闻性被淹没了。后者主标题12个字中,就有核心新闻点——“57处‘城市斑点’”,副标题中“最严问责”“住建委写检查”新闻核心亮点更多。把两份报纸摆在桌面上,读者自然更青睐于后者,套改三国演义的话,且知分晓请继续往下读。

    记者再比对两则新闻导语及主体内容报道,前者大多都是排比式套话、空话,读之让人犹如嚼蜡。反观都市报稿对这次会议的报道,分“问题”“整改”和“问责”3块推进,还在新闻后面的链接中,公布了市长点名批评的14个街道名单,彰显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

    例二新闻的主体内容是:市县领导到乡镇开座谈会,镇上既没有给与会人员发烟,也没有安排工作餐,与会人员午餐均是自己解决。有两家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其标题分别是《精简会议开会不管饭 能否成制度引关注》《领导自掏腰包填肚子》。前者的标题明显要胜于后者,且符合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

    从抓住细节写“活”会议报道

    青年记者刚入职写会议新闻?难免束手束脚,往往程式化现象比较严重,读起来如同咀嚼鸡肋,食之无味。

    那么怎样革新会议新闻写作方法。其一借鉴台词法。不妨先借鉴模仿影视里的经典台词,进行写会议导语,以吸引受众的眼球。譬如,在《列宁在1918年》这个电影里,瓦西里对饿得半死的妻子娜塔莎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电影里的这个情节甚是感人,其写作启示不言而喻。其二精读佳作法。就是读跳出会议写会议的经典之作。譬如湖南新闻一等奖作品《袁院士,请您坐中间(主题)省府庆祝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省长为功臣换座(副题)》。从标题到内容,足见记者写稿的匠心。其三抓取特点法。2011年10月18日,中南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称,该校学子刘路破解西塔潘猜想。翌日,多家媒体报道了这一新闻,科教新报刊载的小通讯,获得该年度湖南省新闻一等奖,其奥秘在哪里——就是抓取新闻事件的特点和本质。

    综上所言,青年记者在写作会议新闻时,一定要再三推敲和思考,哪些是百姓最关心的?哪些是政府部门更希望媒体发声的?惟有这样才不会使自己的报道视角走偏。根据记者的经验,一是把猎奇心化作挖掘新闻信息的行动指南,努力找到并点燃新闻亮点;二是追求工匠精神,精心选取视角,转换表达方式,使同一会议、同一新闻事件站位更高,影响效果更好;三是抓住火候并延伸新闻热点,从大同中求小异,力求以“独家视角”做出“独家新闻”。

    (作者系湖南日报记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纵横
   第04版:连线
   第05版:校园
   第06版:师说
   第07版:课堂
   第08版:人物
   第09版:湘韵
   第10版:科技
   第11版:教研
   第12版:探索
   第13版:成长
   第14版:论坛
   第15版:广角
   第16版:聚焦
   第B1版:科教论坛
   第B2版:论坛
   第B3版:新说
   第B4版:新说
浅谈青年记者如何写“活”会议新闻
新媒体环境中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刍议电视新闻主播亲和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