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一定没想到,自己的新作创下了国产电视剧在网络评分的新低。由他主演的《深夜食堂》播出才几集,豆瓣网上已有超过3万人评分,90.9%的网友给了一星。
国产版的《深夜食堂》改编自同名日剧,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只在夜里12点到凌晨7点营业的食堂,来这儿用餐的人都会向老板点份特别的菜,每份菜背后,都有一个特别的故事。
但看似优质的IP刷新了低分纪录。这一部《深夜食堂》“倒灶”了,观众在群嘲什么?
网友的众多不满里,有句留言颇具代表性,“原版馋到崩溃,新版尬到反胃”。大家盼着在中国版“食堂”里见识博大精深的中国美食文化,哪怕不是八大菜系、满汉全席那般端庄,但质朴到深夜里的一碗面,也该透得出中国感觉。
黄磊的“食堂”开张,第一道菜也是面,却是一大碗让人尴尬的酸菜泡面。如此不走心,网友的总结不外乎两条:其一,生搬硬套不动脑筋;其二,加塞广告不问底线。
这一版“食堂”是如何复刻日版的,有太多剧照为证。场景、人物造型、主要情节,都在原版日式居酒屋的框架里,就连台词都只称“料理”不言“炒菜”。日版里,女演员每次到店只点茶泡饭,这在他们的生活场景里不难想象。可中国人深夜吃什么呢?虽说千人有千种答案,但在深夜的小饭馆里点一碗方便面,这一定是非主流选择。
网上也有些人在为该剧叫屈,认为40集的连续剧只看开头便给判低分,这有失偏颇。但也许,《深夜食堂》的“拿来主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错误的结局。
让我们看看故事源头。日剧《深夜食堂》改编自同名漫画。日剧把漫画搬上荧屏时,已经撤换了许多人物的猎奇身份,走的也是惯常的煽情路线,但故事核心未改。日剧《深夜食堂》的精神本质与其原著漫画一样——接受不完美的现实,与生命中所有的艰难、孤独握手言和。
这类被称为“沉默着、温暖着”的情绪,弥漫在日本相应的社会环境中,合乎情理。但于奋斗中的我们,却带着天然的情感屏障。哪怕中国版的“食堂”把日式居酒屋改成街角的大排档、烧烤摊,把来往客人换成加班的工薪族、下了夜自习的大学生,它也有可能接不了中国的地气。日本的社会属性中,许多人接受“在现实中苦涩地笑”,而我们更相信“擦干眼泪,明天是新的一天”。
更何况,中国人的人情社会,我们的情感通关秘诀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日式居酒屋那种散淡的疏离感,移植到中国无处落脚。中国观众能接受的小饭馆,有可能是《武林外传》里的“同福客栈”,或者《东北一家人》里牛小伟那一方饺子馆。
中国剧得有中国范儿,我们的故事里得有我们的情,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就像赵雷一曲民谣《成都》唱开后,网友们重写歌词,在相同的曲调里吟唱自己心中的故乡。大连、厦门、青岛等,各地风情因熨帖的改编而唱进人心。中华大地尚有天南海北、南橘北枳之差,一个日本的“深夜食堂”,实在难觅中国的镜像,不值得大张旗鼓地拿来模仿。 王 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