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义安
近日,有媒体专题报道了中学出现的“清华北大崇拜症”现象。某校以“统一保管”为由,要求高三学生提供自己的报名号和密码,甚至劝说学生填报录取线更高的专业,让分数稍低的学生有机会利用空出的名额,这样考取“清华北大”的人数能多出一个。一位在名牌大学招生组工作过的人士透露,每年的招生都是一场高中对大学的博弈,考生和家长是“手中掌握信息最少的人”,有可能被随意摆弄。
密码之所以叫密码,就是应该只有自己才知道。学生高考志愿填报的密码,不是普通密码,而是考生通往人生未来的密码,理应由学生自己掌握。不幸的是,这串特殊而重要的密码却在老师手里,由学校掌控。
填报高考志愿是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当由学生做主,自主决定。学校为何要替学生代劳呢?很简单,就因一个“利”字。掌控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密码,就掌握着学生填报志愿的主动权,甚至决定权,可以动员更多的高分考生填报清华北大。因为教师的绩效、学校的声誉牵系在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数字里。有的地方甚至把“考上一个清华、北大奖励50万元”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在利益的诱惑下,中学出现“清华北大崇拜症”就不难理解。
在学生填报志愿时,权衡利害关系,考虑各方利益,实现多方共赢,当然是理想的选择。可前提是,要尊重学生以及学生的选择权,不能损害学生的利益。但有的学校和老师在动员学生填报清华、北大时,有一股“狠劲”和“韧劲”,使出各种招数,志在必得,不达目的不罢休。一是打疲劳战,“夜以继日地劝说”;二是打感情牌,用师生情“要挟”学生。在如此强大的攻势面前,有的学生招架不住,不得不“举手投降”,屈从于老师。
学生屈从的后果,无非两种,一种是上榜,一种是落榜。但就是上榜,对学校而言,赢也是输,赢的是小利,输的是大义。学校的“一世英名”可能就此毁于一旦,师生三年的情缘也可能到此为止。
学生填报志愿,确实需要老师参与,但老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当学生拿不定主意时,老师可以指点迷津,为学生支招。但当学生的志愿很明确时,老师则不能干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
通往未来的密码,只能由学生自己掌握;选择未来之路,只能由学生自己抉择;开启未来之门,只能由学生自己操作。学校违反常识和常规,掌控学生志愿填报密码,干扰学生填报志愿,是教育走入了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