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师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师说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6年05月2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昭君牧羊”是“想当然”文化的怪胎

    武冈市湾头镇泉塘中学 林日新

    日前,在重庆大学中文系读大三的小赵和朋友在沙坪坝三峡广场聚餐,几个人在新世纪超市旁的空地等人时,被一组雕塑吸引,雕塑上“昭君牧羊”四个大字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5月22日《重庆晨报》)

    “苏武牧羊”“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可“昭君牧羊”却无人知晓。这并非是孤陋寡闻所致,因为综观历史,有谁见过“昭君牧羊”之说呢?然而,重庆却把“昭君牧羊”的雕塑赫然地竖立在三峡广场:六只形态各异的银色金属羊雕塑,头朝着广场中心的位置被放在新世纪超市出口处的空地上。羊群的中间,一块高一米八左右的长方形金属碑上,描画着一位古装女子,碑身的一侧被雕成琵琶的形态,碑的正上方写着“昭君牧羊”。

    更为奇葩的是:面对民众的质疑,重庆官方回应说:“这个雕塑描绘的并不是某个典故,而是对于王昭君在塞外生活场景的描述。王昭君生活在塞外,应该是有牧羊经历的。”——好一个“想当然”的逻辑推理 !“生在塞外”就“应该是有牧羊经历的”?按此逻辑,那么,“生在蒙古”就“应该是有摔跤经历”?“生在嵩山”就“应该是会少林武功”?……如此推论下去,结论肯定是十分荒谬的。

    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想当初,在那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一个贵为“单于阏氏”的王昭君怎能像一般牧民之妻一样“亲自牧羊”呢?显然,把城市雕塑建立在毫无历史根据的推想之上是十分武断和错误的。

    近年来,社会上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暗流涌动,历史研究实事求是的原则遭到严重挑战、破坏乃至颠覆。在今天的新闻中,重庆沙坪坝三峡广场的“昭君牧羊”是“想当然”逻辑所产生的一个文化怪胎,是管理者们打着美化城市环境、提升文化水平、烘托艺术氛围的“文化旗号”来破坏“历史文化”的思维误区,其结果只会混淆视听,“以讹传讹”,造成对民众认识上的误导,让真实历史的堙灭于“伪历史”的荒芜之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师说
   第04版:连线
   第05版:关注
   第06版:校园
   第07版:课堂
   第08版:湘韵
   第09版:文化
   第10版:科技
   第11版:百科
   第12版:留学
   第13版:文苑
   第14版:法制
   第15版:家教
   第16版:广 角
   第B1版:科教论坛
   第B2版:科教新报.论坛
   第B3版:科教新报.交流
   第B4版:科教新报.畅谈
养蚕作业是作茧自缚?
一起话话“桑麻”又何妨
课堂上的“生意”
“昭君牧羊”是“想当然”文化的怪胎
“及时发现”
是治理校园欺凌关键一环
初中生人墙下的
“逆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