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快乐寒假·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师说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5年01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一场“十大好书”的邂逅

    《老生》

    (贾平凹 人民文学出版社)

    《耳语者》

    ([英] 奥兰多·费吉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惜别》

    (止庵 上海人民出版社)

    《耶路撒冷》

    (徐则臣 十月文艺出版社)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

    ([意]翁贝托·艾柯 译林出版社)

    《一个戴灰帽子的人》

    (邵燕祥 江苏文艺出版社)

    《21世纪资本论》

    (托马斯·皮凯蒂 中信出版社)

    《桃花井》

    (蒋晓云 新星出版社)

    《大河湾》 

    (奈保尔 南海出版社)

    《采绿》

    (涂昕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5年的寒假如期而至,孩子的世界不应只是寒假作业,他们需要到处走走看看,在书的世界里翱翔,有更多时间来被书籍滋养。

    1月8日,“2014年度新浪中国好书榜·年度十大好书”在北京隆重揭晓。著名作家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老生》拔得头筹。这些作品题材或许不同,但都包含了广阔的灵魂图景与文化视野,值得大家在寒假细细品读。

    《老生》:用中国的方式记录百年中国史

    《老生》以老生常谈的叙述方式记录了中国近代的百年历史。故事发生在陕西南部的山村里,从20世纪初一直写到今天,是现代中国的成长缩影。书中的灵魂人物老生,是一个在葬礼上唱丧歌的职业歌者,他身在两界、长生不死,他超越了现世人生的局限,见证、记录了几代人的命运辗转和时代变迁。老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精神主线,把4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故事连缀成一部大作。

    另外,小说在写作手法上也有所探索和创新,用解读《山海经》的方式来推进历史,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山海经》表面是描绘远古中国的山川地理,一座山一座山地写,各地山上鸟兽貌异神似,真实意图在描绘记录整个中国,其旨在人;《老生》亦是如此,一个村一个村、一个人一个人、一个时代一个时代地写,无论怎样沧海桑田、流转变化,本质都是一样,是写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人的命运。

    《耳语者》:

    以口述史见证苏联民众生活

    这是一部血泪之书。数以千万的苏联人以惨痛的经验,甚至生命为代价,在严酷的极权体制下,发出痛苦的呻吟。时有可能飞来横祸,生命丧失习以为常,亲情被举报撕裂,友谊因政治隔离……当强大的国家暴力时刻笼罩在头顶,当无处不在的恐怖深深盘踞在心底,耳语成为苏联人传递真实想法的唯一方式,沉默成为自我保护的不二选择。

    这是一部教训之书。从最初对屠杀和镇压的恐惧到接受严厉的斯大林主义,从习惯既成现实的不公与邪恶到成为斯大林主义的一部分,苏联人因炼狱之旅的惨状而顺从和驯服。

    这更是一部反省之书。当权力的铁蹄践踏民众时,人们有理由自问,是谁唤起了如此嚣张的利维坦?当国家犯罪公然盛行时,自己负有怎样的责任?

    《惜别》: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惜别”

    《惜别》是止庵在母亲故世3年后,经历涓滴沉淀,凝练而成的生死体悟。

    全书共有6部分,以母亲的离去为起点,片断式地向回追溯。母亲生前的日记和书信,与作者的回忆和思考两相交替,形成两种对立却彼此依存的书写状态。母亲留下的手泽,充满亲人相处时的温暖细节:最常做的那道红菜汤,与“我”一起看过的电影,病重时吃下的那枚小布丁……《惜别》笔下所记都是一粥一饭、绵长细碎的寻常日子,清淡沉静、哀而不伤的文笔,记录相隔却不相绝的平淡亲情。一个人的“惜别”,唤起更多人的“惜别”,人人终将面对的生死大问。

    《耶路撒冷》:一代人的成长史

    曾被贴上标签的“70后”,如今已年届不惑,回望、焦虑、反思……是这个年纪惯常出现的情绪。徐则臣作为“70后”作家的代表,从逃离故乡到怀念故乡,《耶路撒冷》抒写着一代人的命运轨迹与精神变迁。《耶路撒冷》或许无法完全代表一个庞大的群体,却也是一座无法忽视、印记深刻的青春纪念碑。小说每一个章节的后边都穿插着一篇总题为《我们这一代》的专栏文章,以小说主人公初平阳的名义,对“70后”一代的精神困境进行专题探讨,解读这一代的怕与爱。这一组专栏文字像扇面的背面,写实和议论两两相对,像米兰·昆德拉《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等小说的“论文体”一样,大大拓展了小说思想开掘的空间。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畅谈奇书逸事

    翁贝托·艾柯,被称为“最博学的作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当代意大利文化的标志性人物。 该书是艾柯关于爱书藏书的总结,横跨历史、文学、美学与科学的多元向度,畅谈奇书逸事,关于书的意义与价值,关于阅读的必要,关于爱书人无可自拔的执迷。从对纸质书籍本真的热爱到对电子书自我认同的奇想,从对藏书世界奇闻异事的精彩讲述到对一本古书扑朔迷离起源的细致考察,艾柯对于书籍的热爱有着一种传教士的热忱,富有感染力。

    《一个戴灰帽子的人》:非常岁月惊骇多

    邵燕祥先生撷取1960至1965年政治气氛相对“平静”却暗流汹涌的5年,叙述自己从“人还在,心不死”到一个苟活者随波逐流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一个戴灰帽子的人》以个体的珍贵体验,笔触深入到每一个年轮、每一个关键事例,突显“这五年”普通国人惶恐不安的心理起伏。81岁高龄的作者在电脑前一点一点地敲打出来,其间的辛苦可以想象;一本好书的问世本身就颇费周折,作者和编者都有“把千言万语交付它”的深意和托付。现在不少书籍读之如浮水如飘叶,很难进入人的心思,邵先生的新著却是值得花费时间去领会,从高远的人性角度、悲悯的历史空间去体悟。

    《21世纪资本论》:用数据勾画财富不平等历史

    在凯恩斯、哈耶克、弗里德曼逝去之后,我们已经很久未见哪位经济学家的作品像《21世纪资本论》这样引起如此之多的赞誉与应和,同时也遭受了同样显著的争议和抨击。“70后”新锐经济学者、法国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托马斯·皮凯蒂对过去300年来欧美国家的财富收入做了详尽探究,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分析,旨在证明近几十年来,不平等现象已经扩大,很快会变得更加严重。或许全球化背景之下,固有理论已无法对时下乱象频出给出完美解释。《21世纪资本论》对当今人们最为关心的经济问题进行了清晰而透彻的分析,对不断加剧的经济不平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简明的解释,这是其迅速走红世界的原因。

    《桃花井》:被洪流淹没的细碎人生

    《桃花井》是台湾作家蒋晓云复归文坛完成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她的第一本长篇小说。蒋晓云年少成名,学生时期即开始写作;1975年发表《随缘》,1976年起连续以短篇《掉伞天》《乐山行》,中篇《姻缘路》三度荣获联合报小说奖,以有张爱玲文风而饮誉文坛。

    30年后归来,蒋晓云书写两岸题材。1949年随国民党到台湾的李谨洲老先生经历大半生离乱颠沛后,晚年回到家乡。老人寻回了失散的长子,更进一步找了个桃花井的寡妇董婆续弦,打算在老家重新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城乡的差距、父子的代沟、个性的冲突、利益的挤压等问题交相上演。且看老人如何智慧布局,在命运荒谬却又见真情的人生过程中,遂其所愿,落叶归根。

    《大河湾》:奈保尔的巅峰之作

    《大河湾》是奈保尔继《自由国度》之后的第二部非洲题材的小说,也是奈保尔的巅峰代表作。以后殖民时代动乱的非洲国家为背景,用一个在非洲谋生的印度裔杂货店店主的口吻,说出了人们不想看到、不愿承认、更不敢说出口的真实:殖民地独立之后,非洲人民所遭受的灾难远远超过殖民地期间。他们在挣脱了部落的枷锁和殖民者统治后,却无法进入现代人的生活;社会没有秩序,动荡不安;形成了一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既无规矩更无法律的混乱局面。2014年奈保尔访华及其文集的出版,使读者对这位“最无争议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产生更多的兴趣与了解。奈保尔的巅峰代表作《大河湾》,被誉为“最后一部现代主义的伟大史诗”。

    《采绿》:身边的自然

    纵览2014年图书市场,自然与博物学类图书成为引人注目的增长点。《采绿》是一本城市自然笔记,作者用两年多时间,记下身边每一季草木的开花与结果,昆虫的踪迹,鸟儿清晨彩色的歌声,午后蝴蝶翅膀掀起的空气,追寻着自然世界里凝结的片刻灵光,采撷每一个人身边最朴素、最日常的博物生活之诗。与更多“叶公好龙”或游客式的“田园之梦”不同,《采绿》的可贵,在于一花一草皆来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可引领读者“看图识花”,更给人以启示,每个人都可以去发现身边的博物之诗、生活之诗、生命之诗。

    本报记者 陆嘉琪/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师说
   第04版:连线
   第05版:成长
   第06版:文化
   第07版:法制
   第08版:广角
   第09版:快乐寒假特刊
   第10版:快乐寒假·掌趣
   第11版:快乐寒假·悦读
   第12版:快乐寒假·域外
   第13版:快乐寒假·互动
   第14版:快乐寒假·尝鲜
   第15版:快乐寒假·DIY
   第16版:快乐寒假·乐行
来一场“十大好书”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