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湘韵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师说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湘江的波光

    中国侗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姚茂椿

    在湘江西岸一所学校学习两月,我得以数次早出晚归,从湘江的桥上来回。

    这天阳光灿烂,车过湘江时,一片金色缓缓驶入视线。汽车慢慢移动,车头车窗被涂上了一团团的浅红。川流不息的车辆,白色、灰色、蓝色还是红色,全都沐浴在清新的朝霞里。桥那头的路人,从一个个黑点慢慢清晰,也慢慢地红润变亮起来。

    我注目北去的湘江,看一湾比平时亮堂许多的江水,从城市的楼群中款款而来,像一位许久不见的美丽少女,流连在花枝摇动的岸边,又慢慢地模糊在远方。

    前段的课堂上,一位教授给我们讲授湖湘文化。此后,我们又去湘江下游考察靖港古镇。面对湘江,心有所思,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便在这天的江面悄无声息走到面前。150多年前靖港的江面上,战火硝烟没有褪去,血色腥臭的江水,淹没着一条想要自尽的生命。所幸他被部属救起,他从湘江上站立了起来,“屡败屡战”,不屈不饶,终于成就了千古功名。这是湖湘人曾国藩。他想终结生命的湘江,或许是他再生的地方。

    湘江,一直是最具魅力地流过岳麓山下。岳麓书院的千年书香,演绎着“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的传奇,浸染了如今几所高校的追求和辉煌。从第一师范到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横渡湘江,搏击风浪。他在江中锻炼体魄,启航理想,从这里一步步走向长江、大海。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在毛泽东率领中国人民取得辉煌的事业成就后,再次回来畅游湘江。湘江变了,他也变了。他渐渐苍老的身躯,一定希望在这里青春焕发。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湘江流走了无数的时光,也见证了无数的事业和人生的辉煌。

    傍晚车过湘江,我又看到了一幅美好的景象。它正在改变我多年的印象,将我心中的忧虑一点点赶走。当年,无数烧煤的工厂冒烟的汽车,把一团团黑烟黄尘融入江水。那时的湘江,就像一张阴雨弥漫的狂草,脏,臭,浮沉着潦潦草草的画面。眼下不断变清的江水,倒映着蓝天白云,也倒映着游人的笑脸。有人说,没有雾霾的天空,真美呵。我低下仰着的头,看湘江轻轻地挥笔,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流淌着山清水秀、霞光起伏的“满江红”,美丽地走向远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师说
   第04版:连线
   第05版:校园
   第06版:文化
   第07版:心理
   第08版:可乐
   第09版:风采
   第10版:科技
   第11版:百科
   第12版:留学
   第13版:成长
   第14版:湘韵
   第15版:关注
   第16版:广角
   第B1版:科教论坛
   第B2版:科教新报.教研
   第B3版:科教新报.畅谈
   第B4版:科教新报.论坛
当时只道是寻常
江口酒文化
人间有味是清欢
湘江的波光
人生三境界
开在心间的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