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丽
意识到儿子涛涛只能接受赢的掌声,无法承受输的失落,是在他读小学一年级的那年。
那天是婆婆的生日,我们一家三口赶去给婆婆祝寿。饭前,为了转移涛涛的注意力,把他从电脑前引开,公公拿出五子棋,提出要与涛涛杀一局,涛涛自然很乐意。
那天,涛涛和公公对弈两个人倒是不相上下。然而这一局面很快便随着涛涛大伯一家的到来而被打破了。大伯家的儿子军军见状也要参与棋局,公公于是被迫让位。
军军比涛涛大3岁,两年前就开始在市青少年宫围棋兴趣班学习,涛涛自然不是他的对手,几局下来,涛涛明显地落在了后面。和爸爸下棋就从来没有输过的涛涛哪里甘心,在婆婆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开饭时,仍固执地坚守阵地,大有不赢绝不罢休的架势。
后来还是老公想方设法中止了棋局,可是这件事让我和老公都意识到,该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了。要让他赢得起,也要输得起。毕竟,儿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一改过去尽可能多地让涛涛体验赢的心态,有意地将挫折教育渗透到家庭教育中。比如,再和涛涛下棋时,老公绝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原则地让步,或是打破规则,允许他悔棋。双休日,当儿子一如既往地要求我和他一起打乒乓球时,我却提出我们一家人一起去。因为乒乓球是涛涛的强项,而在篮球投篮上,他自然不如老公。
通过这些事情,我告诉儿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也有弱项。但只要付出努力,弱项也能慢慢地转化为强项。慢慢地,我发现儿子对自己每次是否能赢不再像以前那么在意了。
成为一名小学生后,儿子有一天放学回来兴奋地告诉我,学校组织了军乐队和合唱队,他被选入军乐队了,每周三和周五放学后要排练一个小时。
然而,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后,径直走进厨房对我说:“妈妈,知道我今天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早吗?”我忽然想起,今天是周五,是军乐队的排练时间。
“我被军乐队PK掉了。”儿子说得似乎很轻松。作为母亲,虽然这样的结果不是我想要的,但儿子能将这件事如此轻松地向我表达出来,仍让我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