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2013年2月18日报道:近日,“天外来客”与地球的接触似乎比较频繁。首先是莫斯科时间15日早晨,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接着,古巴中部一个小镇也发生了一起陨石坠落;而后,北京时间16日凌晨,小行星2012DA14近距离与地球“擦肩而过”。
这是否意味着地球进入近地天体撞击的多发期?天文专家表示,太阳系中近地天体撞击地球的概率在十分长的时间尺度内都是稳定的,最近几个事件扎堆纯属巧合。
陨石大多坠落在大海
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应用中心研究员李春来表示,类似陨石在俄罗斯上空爆炸产生火球的事件经常发生,只不过由于很多火球坠入大海或陆地的偏远地区,所以才未能观测到。
科学家将直径140米以上,最近距离近于18.5个地月距离(大约700万公里)的小行星称为“潜在威胁小行星”,到目前为止共发现有1354颗。
“但是我们没有什么担心的必要,天文学家们对‘有威胁小行星’的轨道掌握得还是比较精确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未来100年内发生毁灭性撞击事件的概率非常小。”李春来说。
通过冲击波造成影响
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被称为流星体,当它们高速闯进我们的大气层,其表面因与空气的摩擦产生高温而汽化,并发出强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星。有的流星还没到达地面就燃烧殆尽,但有的没有完全烧毁而落到地面,便成为陨石。
这个过程中,流星体坠落速度非常快,速度能达到每秒15~70公里,与空气强烈摩擦而使表面温度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流星体由于受热不均、内部反应等原因发生碎裂和强烈爆炸,周围空气猛烈震荡,形成冲击波,并以超音速的速度向周围传播。在陨石坠落前,冲击波先行到达地表,导致建筑物玻璃破碎。
需协力应对危险天体
天文专家表示,目前国际上先进的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甚至都无法监测到一些近地小行星的威胁。虽然危害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属于极小概率事件,但世界上主要国家需要联合起来,加大投入,提升应对小行星“袭击”的水平。
目前,中、美、英、法、德、日、俄等国家联手建立了近地天体国际监测网。
【链 接】
今年还有哪些重要的天文事件?
首先,我国“中华”号月球车,将于今年下半年择机发射,在月球表面登陆。
其次,美国的“好奇”号火星车,继去年降落和登陆之后,今年将进入到探测火星的高潮期,对外星生命环境的探测实验,有希望取得重要进展。
第三,今年太阳活动进入高峰期,有可能会出现太阳风暴,可能会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信和宇航员的出舱活动。
第四,今年年底可能会出现100年所罕见的“埃森”大彗星,但这个变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