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新闻

第A3版
连线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访外交部专职国礼画家陈君

    中国安全生产报记者 周黎明 

    他是外交部的专职画家,国礼作品遍布世界各国政要;他是国画大师何海霞的入室弟子,曾经陪伴海霞老人二十年;他是金碧山水的继承人,他就是国画家陈君。笔者早闻先生之风,今天有缘在列车上与之偶然相遇。

    我们相识在北上北京的列车上,我与他同是下铺,一路上从家乡的三湘四水谈到他的书画艺术。窗外的风景由丘陵变成平原,远处的山峰、江河沟壑在我们的谈话中淡淡隐去。当黑夜过去,窗外冬天的北方景象映入眼帘,冷冽的寒风中我们拉紧了双手,不知不觉已到分别的时刻,谈兴正浓的陈君先生邀我去他家坐坐,我欣然前往。

    他的书房,取名“墨耕堂”。走到室外,一片竹林掩映在书房后面,傲然挺立、翠绿欲滴。恰如陈君先生历经坎坷,却不改初衷,孜孜不倦、虚怀若谷,刻苦钻研绘画艺术的精神。高洁如竹般的品行修为伴随了陈君先生的一生。

    陈君出生在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的故乡湘潭县白石铺,他自幼酷爱美术和书法,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他只能用竹签蘸着水在沙地上练字。陈君的家与白石老人的故居仅隔一条马路。懵懂中,他也偶尔跑到白石老人家中看看画。

    陈君高小毕业后,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在繁重的农活之后还不忘写字画画。16岁时,陈君与雷锋同坐一趟火车到了鞍钢,两人成了同事。在一起工作的那段日子,他们一起拾拣废钢铁、一起参与抗旱……雷锋的勤俭节约和助人为乐,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后来,在全国号召“学习雷锋精神”时,陈君先生将他唯一的棉袄捐献给了困难群众,而当时他每月的工资只有18元。

    1960年中国正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工资不高的陈君虽然省吃俭用依旧买不起笔墨,只得用碳粉作画。不管每日的工作有多累,也不管已经有多久没有休息了,只要有空闲,陈君就用碳粉在废纸上开始描摹写生。有一次,他画了一幅西施像,被一位拉二胡的艺人看中了,艺人希望能以教他二胡的方式交换他的这幅画,陈君没有同意却坚定了他绘画人生的信念。

    乱窜的炮火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响起,热血青年们纷纷投笔从戎,陈君也加入了其中。在越南战场中,他承担着侦察任务。呼啸的战机,在战场投下死亡的阴影,陈君和战友们从纷扰的战火中凯旋。在回归祖国的怀抱后,他为自己的人生设了一个定义:就是走自己想走的路——书画之路。

    如果说之前的经历让陈君成长起来,那么与何海霞的师生情谊,则是他艺术人生的一次契机。

    被称作“鬼手”的何海霞先生是张大千的入室弟子。其山水画入古而化,融合水墨丹青,颇得张大千奥秘,构图能迭出新意,与赵望云、石鲁共同创立了“长安画派”。机缘巧合,陈君有幸结识了何海霞先生,当时年过七旬的何海霞正在北京饭店创作《大地春早》。何海霞拿出两张作品,交给陈君,要他拿回去学习。陈君说“我是来学画的,不是来要画的”。“那你留下来吧”,何海霞先生说道“我收学生首先要看他的品德素质,再看聪明;先教他做人,再教他作画。我今天正式收你为入室弟子。”说完,给陈君题了堂号“默耕堂”,还写了一副对子“当无事时自固气,大有为者能志人”。何海霞教学生,总是批评多,表扬少。每次陈君临的画给何海霞老人看,何海霞都一一指出不足,并经常告诉陈君,临画先不要临整张作品,临好一部分吃透了才行,不要贪多。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陈君自1980年拜入何海霞先生门下后,直至先生1998年仙逝,十几年如一日照料着老人的生活。无论寒暑,陈君总是在大清早就推着单车来到先生的家中洗衣做饭,先生住院之后,他更是无微不至地照料着老人。很多人感慨道:像陈君这样细心照料老师的人已很少见了。

    陈君与何海霞先生的师生情谊非同一般,在与先生相伴的日子里有苦有乐,有欢笑也有泪水。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陈君回忆起来犹在眼前。曾有一次,陈君与先生乘坐飞机回北京,在起飞后不久,飞机在空中摇摆不定,有人甚至看到飞机冒出了烟雾;飞机里的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乘务员甚至为每位乘客发放了纸和笔,以写“遗书”。陈君此时也紧张起来,而何海霞先生却对陈君说道:“我已是九十岁的人了,真要出事也没有什么关系。之前在湖南出车祸,是你陪着我,这次飞机出事也是你陪着我,看来我们爷俩还是很有缘的。”陈君望着老师淡然处之的神色,心里也轻松了下来对老师说:“我在战场中生存了下来,又活了这么多年。更有幸认识了您老人家,学习了许多东西,死也值了。”他们说完便闭目养神了起来,飞机在经历十几分钟的颠簸之后,终于恢复了正常。飞机上的乘客都写下了“遗书”,唯有陈君与何海霞先生身边的纸是空白的。

    陈君身边的朋友对他一致的评价是:实诚。不管是画画,还是对朋友、亲人以及家乡,他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在何海霞先生的指导下,陈君饱览并大量临摹了古今绘画真迹,老师的指点使陈君的作品有了长足的进步,并继承了张大千的大风堂、金碧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水墨山水、花鸟等技法。他的画让观者为之动容,作品大胆融入西方油画元素,使传统的金碧青绿山水更富丽堂皇、流光溢彩,符合当代精神和现代人的审美要求;细品其画作,山的走势更加流畅自然,山的肌理更加丰富、峥嵘,造型多变、结构巧妙、大气磅礴、金碧辉煌,既画出了大风堂的气势,也有许多自己的东西。

    陈君一生追求的是艺术品的价值——艺术价值和人生价值。他瑰丽而独特的画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同也促使他成为外交部唯一一名专职画家,他的画作成为国礼被赠送到世界各地;他在实现艺术价值和个人价值时,也不忘对家乡的挂念。生长在南方的竹子被他移居到北方,体现了他浓浓的乡情。他还以各种方式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为家乡的发展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陈君务过农、做过工、当过兵,在坎坷的人生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他将岁月的成长和对绘画的热爱凝聚在了一起,这份难舍难分的感情,早已植入了难以抚平的匆匆流年,并在岁月的长河里陪伴他直到今天。我问他:“你觉得幸福是什么?”他说:“对社会有一定贡献,自己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那就是幸福。”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广告热线:(0731)84326418 传 真: (0731)84326418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dbcb@vip.sina.com.cn  全年订价:87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新闻
   第A3版:连线
   第A4版:校园
   第A5版:纵横
   第A6版:杏坛
   第A7版:杏坛
   第A8版:视点
   第B1版:综合
   第B2版:科普
   第B3版:健康
   第B4版:湘韵
   第B5版:专版
   第B6版:师说
   第B7版:成长
   第B8版:论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