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 杨易
多年来,我国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上投入巨大,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不可否认,社会对于乡村教师的关心和关爱还是有所欠缺。李黎明的去世是一次警钟,值得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作出应对。愿李黎明的遗憾不再重演。
宜章县迎春镇学校校长李黎明,通过毕生努力、在贫困乡镇办出先进教育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他以身立教、严谨督学,以天下为己任,关爱邻居、关心同事,以自己短暂的一生,实践了一名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
对李黎明的不幸离去,人们万般悲痛和遗憾。国家的基层教育战线,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太需要像李校长这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全心全意的教育工作者了。但是,为什么我们没能早些关注他的健康情况?为了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李黎明是因为长期过度劳累,才倒在了他热爱的校园。毋庸讳言,虽然多年来我们对知识分子的健康问题给予了不少关注,但“过度劳累”在李校长这样的脑力劳动者中还大量存在。我们一定记得优秀的光学家蒋筑英,他在艰苦的环境下,潜心钻研光学理论,为我国光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也正是因为他对事业的全情投入,过度透支了身体,年仅43岁就不幸辞世。时至今日,在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社会环境中,李黎明的辞世应当再度引起我们对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的重视,并为他们创造更加科学合理的工作环境。
在李黎明的故事中,令人吃惊的是他生前竟没有参加过一次正规体检,连他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而最近,宜章县对乡村教师健康的调查发现,李黎明的情况并不是个例。我们并不是责怪这些老师不重视自己的身体,因为乡村医疗条件的限制、微薄的收入及超负荷的工作量等种种压力,都使他们顾不上多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值得关注的是,社会还没有足够重视这个群体,没有在制度上和实践上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医疗保障。
值得我们反思的,不仅是医疗方面的欠缺,还有乡村教师的生存现状。在师资缺乏的情况下,他们不仅需要超额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往往还身兼数职,当着“家长”、“保姆”等角色。尤其在农村偏远山区,由于地理、经济条件方面的限制,老师们还义务承担着照顾学生甚至贫困学生家庭的任务。以李黎明来说,他和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婆婆及13名留守儿童一起在陈旧的教师宿舍生活了3年,照顾他们;他常年住在学校巡查学生寝室;他送生病的学生去几十里外的医院就诊……
多年来,我国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上投入巨大,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不可否认,社会对于乡村教师的关心和关爱还是有所欠缺。李黎明的去世是一次警钟,值得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作出应对。愿李黎明的遗憾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