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鼎城区沧山中学 胡兴成
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已经强调了很久,但在实际过程中还是做不到这点。实际上,让学生尽情地说,也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的提出问题、思索问题。于漪曾说:“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说。
优秀的语文教师就会懂得让学生说“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依据”“怎么样”……这样的训练,既调动了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做法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一、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谈看法,找根据
钱梦龙教《驿路梨花》一文时,在学生朗读课文后问: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前一个问题是让学生说自己的观点,即“是什么意思”,后一个问题是让学生谈自己的根据。一位学生发言:我喜欢这篇文章。他讲理由说:这篇文章先写了“我”和老徐投宿,无意中发现了小茅屋,又在无意中遇到了瑶族老人。从瑶族老人那里知道了茅屋主人是梨花姑娘。第二天早晨,无意中又把梨花妹妹当做梨花姑娘。后来才知道这小茅屋究竟是谁的,所以我说这篇文章很引人入胜。这个学生的发言,既有整体感知,又有分析,欣赏,还有高度的概括。这样课堂教学效果,主要是教师的问题设置得好,能够让学生既从书本寻找答案,又有自己的语言。可见,一个好的提问,会产生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教师设置争论性问题,激起认知冲突
课堂上教师及时提出引起学生争论的问题,往往能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这可以迫使学生熟悉课文,形成看法,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比方在教《愚公移山》时可以这样问:愚公到底笨不笨?有人说笨,有人说不笨。形成两派。然后让学生从课文里找根据,讲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也更好的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在进行这种做法时,有时教师要隐藏真实看法,故意发表偏激或错误的意见。这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和深入思考问题。又如,在教《中国石拱桥》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是赵州桥,一个是卢沟桥,那么讲中国石拱桥为什么举这两个例子呢?我这样理解,中国石拱桥有一部分像赵州桥,另一部分像卢沟桥,所以举这两个例子。你们说,我这样理解对不对呀?这就是老师故意发表错误观点,让学生在课文中找根据,谈自己的看法,引导了深入阅读,引发了思维碰撞。
三、学生提出问题,谈看法,找根据
我在教《故乡》一文时曾试用了这种方法。
生:《故乡》中的“我”,《社戏》中的“我”,还有一些鲁迅作品中的“我”,是不是就是鲁迅?如果不是,为什么都很相似?
师:这问题提得很好。这位同学把许多课文联系起来了,想得很广。那么你认为怎样?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生:我认为又不是。
师:为什么这么说?
思维从问题开始。让学生提出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也是最高形式的思维训练。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科学的第一特征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的问题”,“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在阅读中,学生是否思考的主要表现是头脑中是否形成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的习惯十分重要。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有这样三种情况:一种是不懂,也说不清哪儿不懂,处于混沌状态;一种是不懂,能说清哪儿不懂,但不知道怎样才能弄懂;还有一种不仅能说清哪儿不懂,而且对问题已经有了思考方向。前一种已经开始思维,后两种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徘”的积极思维状态,是十分可贵的。问题从模糊到清晰,从不会说到说得准确是思维的飞跃。应该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其意义正如贝弗里所说:“准确地陈述问题有时就是向解决问题迈出一大步。”(《科学研究的艺术》)学生提出问题,再让他们谈谈对问题的看法,会使问题更清晰;有了看法,再找找依据,会使思维向前发展一步。
因此,教师不应该小看“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依据”这一类的问题,这是在引导学生探究,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布鲁纳说:“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当做教学领域里的小科学家来看待。”提这类问题的教学虽然还算不上“发现教学法”,但语文教学中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探究、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可以说,不会提问,就不会有思考,就不会有发展,就更谈不上创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