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八景乡九年制学校 李拥军
我国是诗歌之国,诗歌艺术几乎已经成为我国文学历史的代名词。所以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也占有重要的比例。但是古典诗歌毕竟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久远,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加上在古典诗歌的传统教学中,把优美的诗歌“字字解释、句句过关”,惟恐有所遗漏,甚至“字斟句酌”到对一些令许多学者、专家都感到困惑的难以考据的字词也不放过,大大破坏了诗歌的美。另外是教法缺乏新意。所以教师要调整教学方法,使之行之有效,还原古典诗歌之美,让其在现代生活中依旧绽放绚丽之花,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
一、还原学生的兴趣
古典诗歌是美的,当然这种美绝不是靠老师喊喊口号,学生就能心领神会。诗歌以短巧精练而著称,学生很难一读到诗歌就被其打动。指导学生对古典诗歌作品做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认识古典诗歌的整体美感,体味诗中之情,想象诗画之景,理应成为古典诗歌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作为一名引导者的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完成的是酝酿诗歌,酝酿出诗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去体会情真意切的情感,还原诗歌的创作情境。比如在讲授柳永的《雨霖铃》时,设计让学生边闭目聆听哀婉的乐曲,教师边轻轻述说一段失意才子与挚爱的人不得不分离的故事,让学生产生兴趣,进而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课文的进一步挖掘做铺垫。
二、还原诗歌的意境
古典诗歌大多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所以古典诗歌在画面的表现力度上很强,在教授时教师要让学生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通过感知,形成表象。教师就是要利用形象的可感性、直觉性,抓住形象的分析,感情的熏陶,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所描绘的生动画面,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知美,热爱美。
我们可以借助意象组合画面,还原诗歌的丰富画面。无论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早春郊景那即将绽放的喜悦生机,还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秋日的悲寂;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清朗自然,轻松愉悦,还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人生禅境,这些形象之美无须分析讲解,不能断章取义,只要我们闭上眼睛,用心灵的视觉,都能感受到那份诗意之美。所以教师以不讲多,不多讲为原则,把古诗本身质朴的美展现给学生,不要贪多求全,引领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用美妙的语言赋予这些优美的语句以新的生命,这何尝不是在感知古诗的意境呢?也许我们在课堂上的这种“舍”,会带给我们更多“得”的惊喜。让学生从意境的再现中结合独特的审美感受再造个性的审美意识,这种效果远超我们字句斟酌的教学效果。
三、还原作者的情感
古典诗歌诗言情或诗言志,其情其志是作者真实情感的表达。刘勰所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读诗就是品读诗人的心声。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情感,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所谓知人论世亦是如此。在教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前,教师可以全面介绍苏轼的人生经历,让学生了解“乌台诗案”,知道流放黄州的无奈,体会《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旷达,给学生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泪的苏轼,所以当诗人被贬到密州时,他胸襟开阔,期望着“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时是多么的真挚可爱,似乎我们看见两鬓微霜的词人,追猎的豪气中依稀流露出少年的激昂壮志。这似乎是青年时代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似乎又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中年李白。我们感受到苏轼那颗跳动的心灵,理出苏轼那喜怒哀乐的情感轨迹。经过这样的体验,学生对这首词以及苏轼本人才会有深刻的理解,甚至会对苏轼的整个作品有了情感的框架。
总之,我们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上要以遵从诗歌的本体之美为原则,教学的过程是挖掘美点,寻觅美迹的过程,绝不是割裂诗歌之体,破坏诗歌之意的过程。所以还原了诗歌的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准确地把诗歌的无限魅力传递给学生,引领他们去发掘古典诗歌的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