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写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写真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0年5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江上有对夫妻“救护神”
本报记者 缪娟 通讯员 尹素云

30年来,李国庆、段意花夫妻以船为家,不顾个人安危,不论寒冬酷暑还是白天黑夜,先后从湍急的资江中拯救了50余名溺水者的生命,为当地群众所称赞

□文/本报记者 缪娟 通讯员 尹素云

“因为有你们这样的和谐家庭,我们整个社会才充满了爱,要在全省开展向你们学习的活动,学习你们的先进事迹。”在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到来前夕,湖南省妇联主席肖百灵一行来到益阳市资水河边的一艘趸船上,看望并慰问了段意花、李国庆夫妇,并特别授予他们湖南省“五好文明家庭”奖牌。狭窄的小船,平凡的家庭,为何却打破集体颁发奖牌的惯例,受到如此殊荣呢?

1

夫唱妇随守资江

沿着益阳市繁华的沿江大道行走,不难看到一条四面透风的破旧趸船,而这上面居住的,正是那对普通却又不平凡的李国庆夫妇。

李国庆出生在一个“水文世家”,从小就对水文事业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1980年,他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水文职工,1985年经人介绍与安化平口姑娘段意花相识并结为夫妻。

作为一名基层水文工作者,李国庆工资微薄,养家糊口,赡养双方老人,几乎每个月都捉襟见肘。即使如此,他从未想过要离开自己热爱的水文工作。妻子段意花对此从无怨言,而且一直鼓励、安慰丈夫,只要努力,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上世纪90年代,李国庆因工作调动来到益阳水文局,从事观测、记录资江水位等工作。段意花夫唱妇随,主动申请来到水文局,当了一名临时工,看护趸船附近的仪器,工资每月不足300元。从此,夫妻俩带着儿子,将家安在了资江上的这条趸船上,以船为家,过上了水上人家的生活,成为了水文战线上的忠实坚守者。

刚到船上的那一年,船上总会被小偷“光顾”,特别是到了快过年时,小偷趁段意花不在船上,把船上的东西连同锅子和脸盆都“捡”了个干干净净,就连从岸上接到船上的电线,一个月内都被偷了3次。很多人劝段意花上岸,说就是去帮别人扫地洗碗,一个月都可以赚上几百。面对别人的好意,段意花明白,自己坚持的不仅仅只是本分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地方能更直接地为别人解除危险,拯救生命。30年来,不管白天黑夜,酷暑腊月,只要听到落水者的呼救声,他们就会本能地扎进水里,把下沉的生命高高举起。因此,段意花夫妇被当地人称为“资江上的救生员”。

2

冒死救人留佳话

都说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用在段意花身上一点也不为过。回想起自己第一次救人,段意花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她第一次单独救人,我还把她骂了一通!”一旁的李国庆说。

2004年5月的一个晚上,李国庆照例在勘测队值班,段意花督促儿子睡觉后,自己也上床休息。正在睡梦中的段意花被一阵异样的狗叫声惊醒。她翻身下床,拿起手电筒,在黑寂一片的江面上四下搜寻,终于发现几百米远的水中有短促的呼救和拍打水花的声音。

有人落水了,怎么办?已经深夜了,丈夫又不在身边,来不及细想,段意花驾起小木船,就往落水者方向急速划去。到了出事地点,已听不到呼救声和水花声。段意花屏住呼吸,瞪大眼睛在江面上急切地搜寻着。不远处,一团黑影正在慢慢地下沉。段意花一个箭步跳进水中,奋力将落水者抓住并推举上小船,并以飞快的速度将小船靠岸。她顾不得自己浑身湿透,就对落水者采取了压腹挤水、掐人中、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几经努力,终将落水者抢救过来。落水者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子,因家庭纠纷一时想不开,从资江桥上跳进河中寻短见。在入水的一刹那,想起自己仅4岁的女儿和年迈的父母,一种求生的本能使她忍不住发出了呼救,亏得段意花及时赶到,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后来,女子携全家人敲锣打鼓来到段意花住的趸船上,将一面绣着“救人英雄,再生父母”的锦旗送到段意花手中,并在段意花面前长跪不起,以此来表达对这位救命恩人的无尽感激之情。

这一切,李国庆看在眼里,他一面为妻子而高兴,却又忍不住责怪妻子。“虽然水性好,但每次救人其实也是生死考验。那些自杀者在求死时爆发的力量,会比平常大出很多倍,她一个女人,稍有松懈,就可能被一同拽落下去。”对于李国庆夫妇来说,最危险的就是晚上救人,每当这时听到呼救声,真是犹如“午夜凶铃”响起。

3

夫妻成了救生员

这么多年来,在李国庆夫妇救起的落水人中,有老人,有小孩,更多的是正值美好年华的年轻人,附近熟络的居民有时候会笑着问他们:“救了这么多人,逢年过节肯定热闹吧。”对此,李国庆只是低头一笑:“救人就是救人,想那么多做什么,还要别人记得,那就不是救人了。”

每年酷暑7月,是李国庆夫妇最紧张的季节——放暑假的孩子图一时凉快,三五成群来资江洗澡。夫妇俩特意在江边竖立一块大的警示牌,但效果不明显。来洗澡的孩子其实也不敢选择没有人的地方下水,李国庆夫妇居住的趸船周围便成了孩子们经常游水的地方。“每次看到独自下水的小孩,我们就紧张。”段意花说。有的小孩听话,劝劝就上岸了,有的小孩子调皮,硬是要下水。遇见这种情况,段意花便什么事都干不了,“要像看牛一样守着,而且时刻都得清点人头,注意周围的变化。”可就是这样,有时候也得不到孩子们与家长的理解,不少调皮的小孩直接往夫妻俩居住的趸船上丢石头。

2007年7月中旬的一天,天气酷热,正打算休息的李国庆夫妇发现,离自己的趸船不远处有个20岁左右的女孩坐在岸边,双脚探在水里,一只手举着啤酒往嘴巴里灌。由于天热,夫妇俩以为对方是来水边乘凉的,加上是成年人,并没在意。

夫妇俩睡着后,段意花在朦胧中听到有划水的声音。她起身查看,果然看见之前坐在岸边的女孩已经下水在游泳。这么晚了,一个姑娘家到江里游泳,有些不正常!段意花把酣睡中的丈夫叫醒。李国庆看到女孩的状态,也感到不对劲。他下了水,渐渐靠近对方,试图跟女孩交流。女孩却不答话,只是小声嘀咕:“这个世界上,不想死的人偏偏死了,要死的人总是死不了。”李国庆立即警惕起来,他发现女孩不断喘气,便叫妻子摇着小船在女孩身边跟随,以防万一,而他则在女孩子旁边“陪游”。

就这样,夫妇俩一个在船上,一个在水里,和女孩子交谈、开导她。最终,女孩在李国庆和段意花的“夹击”下向岸边游去。就在临近岸边不到5米远处,女孩子体力严重不支,挣扎着向水中沉去。李国庆见状,一个潜水把女孩子托出了水面。接着,夫妇俩把女孩拖到了船上。在船上住了3天后,女孩离开了。让夫妻俩没想到的是,几天后,女孩带着一只土鸡和一篮子鸡蛋,来感谢李国庆、段意花夫妇的救命之恩。

这份简单的礼物,却是夫妇俩11年来救助的近50名落水者中,唯一一次收到礼物。感动的同时,夫妇俩说,还有什么礼物比自己救一条人命更加重要呢?

4

平凡家庭很温馨

李国庆的家庭和许多普通家庭一样过着非常平淡的生活,然而他们多年来一直相敬如宾,互相理解,相扶相持,日子虽然清贫,却也过得其乐融融,是让人羡慕的趸船上的幸福之家。

唯独让夫妻俩心怀愧疚的是,因工作繁忙疏于照顾,1991年,他们唯一的儿子李健不幸被玻璃划坏左眼,在花去借来的万余元医药费后,左眼还是失明了,留下终身残疾。夫妻二人默默承受着一切,让他们欣慰的是,对此,儿子李健从未有过任何埋怨,对父母的敬业精神和救人的大义之举表示充分的理解与支持,认为父母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是自己学习的榜样。他刻苦自学了摄影等专业知识,现创办了“红地毯婚庆公司”,事业发展很顺利。

现在,段意花也在丈夫的指导下喜欢上了摄影这个行业,在婚礼比较集中的日子里,他们一家三口扛着摄像机奔波在各个婚礼现场,记录下感人的一幕。特别是段意花,凭着娴熟的技术与女性特有的细心,成为益阳市不少新人争相“预定”的对象。

这个家庭是平凡的,它如同那资江河中的小小浪花朴实无华。即使有着50多次的救人义举,他们却依旧守候着生活的平静与安宁;即使被救之人悄悄走掉,他们也从未在听到呼声的时候产生过犹豫。采访的最后,李国庆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或许我们跳下去,就是给了他们一次重生的机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报料热线  (0731)84329342 84329691 84329697      报料信箱  jtdbbjb@163.com       广告热线  (0731)84329326 84326359 84326360     传 真  (0731)84326359
发行热线  84329123      免费电话 11185     发行投诉  (0731)84329123     邮 编  410005    零售每份:1元     全年订价:96.00元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写真
   第03版:关注
   第04版:情感
   第05版:警示
   第06版:宝贝
   第07版:聚焦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专版
   第10版:揭秘
   第11版:家居
   第12版:理财
   第13版:市井
   第14版:百科
   第15版:3C
   第16版:名人
资江上有对夫妻“救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