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家居和装修行业,以往常见的“零甲醛、无污染、环保健康”这类宣传口号已被更加时尚的“低碳”所代替。低碳地板、低碳瓷砖、低碳家具、低碳装修等词语层出不穷。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商家根本就解释不清关于产品节能低碳到底是怎么回事。虽然横幅越来越大,但是销售人员对低碳的表述并不明确。有消费者称,这样的家居装修企业只是将低碳作为企业宣传的一个噱头,用来炒作产品。
按照业内人士的认为,“低碳”是指应尽可能做到节能、减少碳排放,这是一种生活观念,而不是一种概念。如果真要用“低碳”的标准来装修房子,那高昂的装修费用非一般人所能负担。所以现在很多企业是打着“低碳”理念、超低价格的幌子来宣传,这纯粹是一种忽悠。
这种忽悠不仅体现在宣传上,还有不少商家利用“低碳”来转嫁经营成本,如有酒店打着“低碳”的旗帜取消一次性用品的供应,降低服务成本。而有的商家则以子虚乌有的“低碳”概念趁机涨价。记者在多家超市和百货商场看到,一些原来的有机的、环保的或进口的商品,在增加了一块“低碳商品”的招牌后,价格都会比以往贵上10%甚至20%。这其中不仅有家居行业的家具、节能电器、床上用品等,还有其它行业的保健品、有机食品、进口纯天然奶制品、休闲特色食品等。
记者采访调查后发现,“低碳”标准的抽象性给商家及消费者带来了盲区,不少企业趁机拿“低碳”说事儿,以此进行噱头炒作,追求利润,却没有把环保真正落到实处,有的甚至把原本不属于节能减排的商品都列入低碳范畴,利用消费者的鉴别能力欠缺进行忽悠。
本报记者 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