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刘 杰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要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牢记嘱托,担当作为。澧县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文化自信,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赓续红色血脉,加快科技为文化产业发展赋能,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澧县新作为。
如今,澧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加速“出圈”。
以文塑旅擦亮农耕文化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
3月26日,澧县县委书记王启武调研文旅工作时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沃土和思想根基,而农耕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应当推动农耕文化创新性发展。
春耕时节,走进澧县城头山景区农耕研学基地,绿油油的秧苗长势正旺。澧县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主任刘斌介绍,这里即将迎来首批学生。刘斌表示,今年9月,景区稻源农耕研学基地开始运营,农耕文化体验园开工建设。“将来,城头山景区会让中华农耕文明历久弥新,感染每一位游客,让当地村民搭乘文旅春风,在稻花香里再述新丰年。
202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提出湖南要着力打造“五张名片”,其中就包括以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名片。
城头山景区乘势而上,着力打造文化活动高地,先后开展“爱你一万年·约会城头山”“久违的年味·久别的亲人”“稻梦奇妙夜·梦幻城头山”等系列主题活动。今年春节期间,城头山旅游景区日接待游客超1万人。
“我们致力将城头山景区打造成集人文、旅游、体验、科普为一体的研学教育实践基地。”刘斌介绍,来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可以逛6000年前城市,探究史前古城神秘,还能沉浸式体验农耕活动,感受农耕文化。目前,城头山景区正在精心打造农耕文化研学大课堂、擦亮“农耕文化名片”,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
为不断擦亮农耕文化名片,建设旅游世界目的地,去年10月,澧县发布城头山农耕文化核心片区文旅项目对外招商信息,推出古城稻源农耕研学项目、农耕文化体验园项目、数字城头山项目、稻市仓廪项目、稻城乐园项目、稻田酒店项目、农耕文化示范带项目、稻作文明保护利用项目、古城印象剧场等9个项目,总投资13.15亿元。
湖南工商大学旅游管理学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何学欢表示,城头山景区要以保护、传承、利用、共享农耕文化资源为立足点,以数智化赋能旅游设施优化与服务质量提升为突破口,以创新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为驱动力,擦亮农耕文化名片,促进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加强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充分利用现代生物、化学技术,提升文物本体保护能力。”刘斌介绍,下一步,城头山景区将充分利用AI虚拟交互、全维度机械运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声场、数字化全景技术、LED球幕系统、智能化电子导游等新科技手段,打造一个超时空文化博物场,加快展示和服务水平创新升级。
未来3年,澧县将进一步提升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物保护与利用水平,同时对现有城头山景区硬件、软件设施进行规划、改造、升级,不断丰富和创新文旅产品供给,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焕发活力
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河街考察调研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利用等。在鸳鸯走马楼观看澧水船工号子展演后,总书记走上前与演出团队亲切交流,叮嘱他们要把曲目传承下去。
“船工号子唱了一辈子,没想到还能唱给总书记听!”澧水船工号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苏平激动地说,“这是对我们巨大的鼓舞,我们一定会把曲目永远传下去!”黄苏平告诉笔者,澧水船工号子越来越受到文艺爱好者的关注和喜爱,一定会一代代传承下去,成为民间音乐中的瑰宝。
2006年,澧水船工号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当年,常德市首届春节联欢晚会上,澧县船工号子大合唱走进千家万户。
入春以来,彭山景区踏春游玩的游客一波接一波。在彭山景区非遗传习基地,荆河折子戏《百花亭》、澧州大鼓《整酒的烦恼》、澧水船工号子等精彩非遗节目轮番上演,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活动现场设置非遗展台和文物保护宣传展板,图文并茂地讲解了当地非遗文化的相关知识,让大家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精妙之处,欣赏到中华民族传统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
“传统文化‘潮’起来,文旅融合加速‘出圈’。”澧县文旅广体局局长张鼎介绍,2023年11月,澧县在黄家套旅游景区、彭山旅游景区分别建立非遗传习基地。讲授荆河戏、鼓盆歌(澧州大鼓)、澧水船工号子词曲唱腔后,非遗传承人带领学生和游客“沉浸式”体验。彭山旅游景区工作人员汤林说,传习基地成为“网红景点”,游客流连忘返。
如今,游千年古城,赏传统文化,澧县已成为自驾游、周边游、乡村游的“打卡”地。
2023年,“中华城祖世界稻源”城头山农耕文化之旅线路入选湖南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第1条“长江文明溯源之旅”线路。城头山景区获评省级文明景区,欢乐城中央大街被评为首批湖南省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彭山景区“等闲旅宿”获评首批湖南文旅消费“新生代·新场景”中的“特色宿集”,吸引大量周边游客。
2023年,澧县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亿元左右。
目前,澧县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项,其中,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项。“将非遗项目展演活动常态化、非遗店铺一体化、主题活动特色化、非遗联展品牌化。”张鼎介绍,澧县已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他表示,这种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和深度开发,构筑独具特色的文化地标和旅游目的地,实现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打造有吸引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总书记要求,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澧县是一方红色热土、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极为丰富,红色基因深沉厚重。“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地标,不断探索红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模式。”澧县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王毅表示,该县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让更多游客在红色文化旅游地标见景、见人、见精神,打造有吸引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清明节前后,在澧县甘溪滩镇游端轩烈士广场,祭奠革命先烈的群众和游客不断。
2017年5月,澧县斥资600万元建设游端轩革命烈士纪念广场,广场由壁画展、烈士雕像纪念广场、革命事迹展、红色澧州红军抗战事迹展四个部分组成,形成了以游端轩烈士石雕像为中心,集游端轩故居、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澧县西五区苏维埃旧址、展览馆、文化墙、广场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清明、建军、建党、国庆等节假日,前来参观、祭奠的游客络绎不绝。平时,各地前来研学的团体更多。”甘溪滩镇党委书记赵红介绍,随着纪念广场各种设施逐步完善,这里已经成为湘北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先后成功挂牌“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为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地标,彭山景区将思王祠紧急军事会议旧址、红军渡口、彭山红色历史陈列馆、红军烈士墓、贺龙元帅征战澧州时重要的军事活动区域等红色旅游资源深度保护和利用,建成2条红色旅游线路,每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去年,彭山红色历史陈列馆获批湖南省省级研学旅游基地、湖南省党史教育基地,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群众重温革命历史,学习红色精神的“打卡地”。
2021年10月,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在江西井冈山举行。澧县作为革命老区,游端轩故居、王家厂暴动纪念广场、彭山红色历史陈列馆作为常德展区的一部分亮相本次红博会,大大提升澧县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王毅表示,下一步,澧县将坚持统筹谋划,把红色资源转化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赓续革命精神,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推介;立体打造品牌,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