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6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常德启新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动能澎湃景色新
——汉寿县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工农旅高质量发展

    航拍汉寿县城。刘蓉 摄

    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分公司汉寿园区车间。 刘恩彰 摄

    华甲甲鱼基地。 代跃祥 摄

    汉寿乡间湖畔人家。杨兰坤 摄

    常德野生动物世界。鲁融冰 摄

  鲁融冰 王 愚 范 晖 陈 勇

  走进汉寿高新区,目之所及是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一批批工程机械、生物医药产品、新能源汽车零配件相继产出,走向市场。

  俯瞰龙阳大地,生态甲鱼产业园养殖水面波光粼粼;随着抛秧插秧机械往返穿梭,翠绿的秧苗依次种下,广袤原野披上春日的“新衣”。

  步入常德野生动物世界,只见游客们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切身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在清水河畔、乡野之间,欢声笑语从一家家别致的民宿里传出。

  ……

  4月,“中国长寿之乡”汉寿县,处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生机活力,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潮,展现出发展的新面貌。

  近年来,汉寿县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实施“强工稳农、活旅靓城”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双区牵引、六轮驱动”,坚持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23年,汉寿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2亿元,增长7.2%;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7亿元,其中地方税收6.01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61.4亿元,增长9.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4亿元,增长1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311元,增长6.2%,各项指标均位列常德市第一方阵。

  工业:创新引领“智”造变革

  在中联重科工程起重机分公司汉寿园区,“春雷”行动劳动竞赛正如火如荼进行。“汽车吊450台/月、随车吊350台/月”,工人们锚定目标任务,在各自工位上紧张忙碌。随着焊花四溅和机声轰鸣,一台台汽车底盘与吊臂实现完美结合。

  来到工厂调试发货区,全新下线的35吨级汽车起重机排成方阵,等待性能调试后交付使用。该产品全伸臂最大吊载可达8.8吨,搭载力矩限制器和卷扬视频监视系统,并接入IPM智能信息平台,可实现在机载和远程端监控设备使用状态、获取设备历史数据报表等功能。目前,中联工起生产的小吨位汽车起重机系列产品均实现操控智能化。

  该公司持续推进技术革新,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市场越来越广阔,可谓产销两旺。“我们正以‘春雷’为令,全力以赴赶制订单,除了供应国内市场,一半以上用于出口。”公司负责人欣喜地说,目前,中联重科小吨位汽车起重机的市场需求总量持续攀高,汉寿园区这一系列产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亿元。

  汉寿县聚焦园区主战场,坚持“两主一特”产业发展定位,形成了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为主导,新能源为特色的发展格局。2023年,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9.3%;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6家;新开工亿元工业项目13个,新投产亿元工业项目10个,分别位居常德市第一方阵。

  狠抓项目招引,推动新质生产力“量质倍增”。汉寿县创新实施全民招商工作机制,按照“一月一签约、一月一开工”目标要求,制定《汉寿县年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完善招商奖励机制,深入开展招商活动,着力强链补链。按照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将园区重点企业进行分类,每个产业由1名县级领导牵头负责,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收集产业链招商信息,建立产业链企业信息库。

  抓好产业培育,推动新质生产力“提质焕新”。近年来,园区不断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已成功培育世泽车业、中镆科技两家传统工程机械制造配套企业向新能源、再生资源行业转型;制定《园区重点企业税收过千万培育方案》,高标准编制完成园区“两主一特”产业链“两图两库两队三池”资料文本。

  湖南新长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收购了原东永化工而成立,是一家从事生物农药产品研发、生测、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园区及县工信局支持下,公司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研发,并于去年新建光合细菌生物制剂生产线。“拳头产品”嗜硫小红卵菌微生物悬浮剂系列产品,销售范围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湖南地区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行业领先。2025年,将实现产值8亿元。

  强化服务效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固本提能”。汉寿县通过政企互动会、行政审批帮代办、协外厂长驻企服务等一系列“组合拳”,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今年共举办工业主题政企互动会12次,收集问题44个,已解决38个,正在逐步落实问题6个。目前园区帮代办共服务项目40家,企业111家,今年已为企业及项目协调办理相关证件38本,基本实现企业行政审批手续办理不出园区。

  目前,园区内有规模工业企业139家。其中,装备制造企业48家,形成以中联重科为龙头,中天意成、耐美特等企业为骨干的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企业25家,拥有康普药业、达嘉维康等生物医药领先企业;新能源企业10家,覆盖汽车连接线、锂电池复合材料等领域,拥有徕木电子、世泽车业、阳泰电缆、凯睿汽车等骨干企业。

  “下一步,我们将以集群发展为主攻点,以产业升级为突破点,以现有资源为出发点,不断做强主导产业,引导企业提升科技水平,并增强园区承载能力构建特色鲜明的、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汉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曾健表示。  

  农业:原野呈现科技绿洲

  4月23日,汉寿县岩汪湖镇红菱湖村,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向东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小平,指挥植保无人机“编队”在早稻田间追肥施药。去年,他承包服务的15万亩早稻,亩产比一般农户种的高出近20公斤。“从早稻集中育秧起,我就对今年收成充满信心。”黄小平说,高质量的秧苗供应为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汉寿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常年水稻生产面积136万亩左右,年总产量58万吨,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稳居全省前列,曾先后5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6次获得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先进县荣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找准了实践路径。”汉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肖敏介绍,汉寿县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建设农业强县的头等大事,以持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单产水平为目标,依靠科技和改革,千方百计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

  汉寿县以乡镇或行政村为单元集中连片,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不断推进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基地创建。通过“早专晚优”双季稻轮作,推广节本降耗绿色技术,示范片专用型早稻平均亩产560公斤,高档优质晚稻平均亩产615公斤,亩均收入达3100元。2024年,全县计划创建“早专晚优”双季稻轮作标准化生产基地4.6万亩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科技助力的“稻油轮作”,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去年,汉寿县夏收稻油轮作项目油菜籽产量133.6公斤/亩以上,较上年增加4.8公斤/亩;秋冬完成高标准“稻油”面积5万亩。在罐头嘴镇、洲口镇、坡头镇、沧港镇、酉港镇均创建油菜万亩示范片,其中罐头嘴镇双庆村核心区域亩产达257.8公斤。

  此外,通过产销对接、品牌引领,构建金穗、金健等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共同体,确保粮食生产优质优价。加快促进“常德香米”“湖南菜籽油”公共品牌建设,重点打造了“国娃”“精良鸭稻”“超泰米”等汉寿香米注册品牌,以及“百隆园”“金湘园”油脂品牌。

  汉寿甲鱼甲天下,汉寿蔬菜鲜万家。说起汉寿农业,就不得不提汉寿甲鱼和汉寿蔬菜产业。去年获评“中国长寿之乡”后,汉寿县用好、用活、用足这块金字招牌,弘扬长寿文化,更好打造好甲鱼、蔬菜两个长寿产品。

  优秀品种、优良品质,缔造了二者的核心竞争力。如今,汉寿甲鱼全产业链产值达80亿元,养殖水面达18.2万亩,年产商品鳖4.5万吨,年产稚鳖1.13亿只。全县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63个,规模企业15家;甲鱼养殖户3850户,从业人员5.4万人,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1300多元。

  依托科技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将产业做深做精。湖南华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合作,推动甲鱼深加工进入甲鱼肽分子时代,目前已推出功能型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20余款加工产品。

  汉寿禾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除了3条甲鱼预制菜、净菜生产线,还拥有2条甲鱼肽生产线,正朝着甲鱼全产业链发力,提取鳖龟活性蛋白,其抗氧化活性是水溶性维生素E的300-380倍以上。甲鱼肽口服液和咀嚼片产品正在申报食字号和健字号。

  汉寿县大力推广机械化播种、工厂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病虫绿色防控、大棚“春提早、秋延后”等先进实用技术,创设蔬菜“两证(承诺达标合格证、农产品身份证)+追溯+保险”管理模式,产品合格率100%,获得“二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的102个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

  文旅:龙头带动全域开花

  去年9月,汉寿县以动物园景区为旅游目的地,首批开通了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张家界、娄底、湖北荆州9个市的旅游直通车,按照不同城市实际情况,在每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以最亲民的价格收客发班。

  今年3月,汉寿县举办“巾帼绽芳华 三月游常野”活动,全省相关领域、常德市相关企业女同胞,可免费游览常德野生动物世界。

  ……

  这是汉寿县创新文旅发展思路,充分宣传汉寿旅游打出的系列“组合拳”。

  乘直升飞机俯瞰园区,坐小火车赏萌兽,走进森林剧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近百名女教师在这里亲近大自然,纷纷表示,不仅能感受江南水乡的如画美景,还能近距离与动物互动,加上免费游的福利,这一趟超值。

  常德野生动物世界是汉寿县文旅龙头企业,作为中南六省最大的野生动物世界,已引进包括亚洲象、东北虎、非洲狮、美洲狮等5000多头(羽)动物。随着高铁将汉寿拉入长株潭城际圈,快捷便利的交通优势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游览体验,成了湖南及周边地区亲子、研学、自驾游的网红目的地。

  汉寿县历史悠久,风光秀丽,被誉为洞庭湖畔的明珠。依托自然资源禀赋,汉寿县创新发展文旅产业,2023年共接待游客近700万人次,同比增长82.7%,旅游总收入71.4亿元,增速71.9%。

  “热辣滚烫”的数据背后,是汉寿文旅通过新项目、新场景、新体验,不断加速新质生产力在文旅领域的应用,推动文旅业态更新迭代,展现愈加年轻化的创新表达,引领文旅产业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汉寿县坚持规划引领,厚植产业优势,不断创建旅游品牌。常德野生动物世界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帅孟奇故居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湖南康宝林药业有限公司获批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常德野生动物园-金牛山体验擂茶-春华轩品鉴甲鱼”入选2023湖南首批自驾游宝藏路线……

  “接下来,我们将依托常德野生动物世界这一龙头,加速推进清水湖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从太子庙高速口到向阳河路段,今年计划通过种植彩色水稻、新建蔬菜采摘基地、建设萌宠大道,让游客下高速即入景区。”汉寿县文旅广体局局长刘少华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汉寿县依托自然资源“破题”乡村旅游,积极探索文化体验、观光游览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培育农文旅产业新质生产力,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位于岩汪湖镇的丽湖花舍民宿,是湖南美登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汉寿县重点投资兴建的乡村文旅综合体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一期已于2022年9月建成投入运营,集康养旅居、乡村度假于一体;二期项目丽湖广场、河边露营基地、亲水码头、玻璃平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我们依托西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风景区的区位优势,以及湘西北地区丰富的文旅精品线路,结合‘中国甲鱼之乡’文化内涵,积极引流美登企业全国大量的城市客户群以及长沙、常德地区的城市消费群,带动汉寿民宿产业蓬勃崛起。”湖南美登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熊乾宽说。  

  春潮涌动气象新,砥砺奋进正当时。在美丽富饶的汉寿大地上,一股股“新”的力量正喷薄而出,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注入强劲动能。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