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市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耕耘在春天
——涟源市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工作纪实

  土壤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情况……4月29日,湖南硕泰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种粮大户刘秀波,紧盯智慧农业平台发出的信号,他拿起手机,向田间管理人员发出通知:“珠梅田凼基地2号区域水少了,要适当增加灌溉量。”

  涟源是农业大县,为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完成,该市全面落实粮食生产“党政同责”,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完成粮食播种面积95.5万亩、总产42万吨以上,其中早稻种植面积21万亩、晚稻种植面积21.3万亩以上,连续两年荣获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涟源成立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粮食生产工作,出台《关于抓好2024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涟源市2024年粮食生产绩效考核奖惩办法》《涟源市2024年粮食生产重点村绩效考核奖惩办法》等文件。严格落实“三级书记”抓粮食生产的责任制,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种粮大户责任制,对种粮大户开展一对一技术指导服务;建立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高位推进粮食生产。

  农业机械化水平低、耕种难度大,成为制约粮食增产增收的主要原因。涟源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投融资模式,成立工作专班,以财政投入为杠杆,将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所得的50%奖补给投资主体,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每亩平均投入从1600元增长至3000元,着力解决农田碎片化难题。全市现有3.95万亩高标准农田,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推动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发展。

  抓好春耕备耕是保障粮食丰收的前提。涟源储备水稻、玉米等良种60万公斤、农药500吨、肥料7000吨左右,全面满足春耕生产需求。从耕地流转、大户培植、新技术推广、为农服务等全方位入手,多渠道发力,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资源和优势,补足发展短板,促进全面协调发展。要求各社区成立合作社,对群众不能耕、大户不愿耕的农田进行统一流转,种上双季稻,做到抛荒整治、双季稻种植两不误、两促进。

  同时,涟源大力推进集中育秧,出台《集中育秧设施建设暨早稻集中育秧工作方案》,把集中育秧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双季稻稳面增产的核心举措来抓。截至目前,全市新建集中育秧设施(连栋大棚)13处,建设面积6.56万平方米;拟建集中育秧设施(连栋大棚)19处7.42万平方米。同时,大力推进示范片建设,在示范片采用“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机插机抛、统一机械深施肥、统一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五统一的模式,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

  种粮能赚钱,粮食就安全。为调动基层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涟源种植双季稻面积在 30亩及以上的种粮大户,按照每亩550元的标准补贴;伏口镇、古塘乡、湄江镇等3个乡镇的一季稻种植区域,种植一季稻面积30亩及以上的,按照每亩100元的标准补贴。对于购置农机、建设机库棚以及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推广等方面均进行不同程度补贴。

  (龚雅丽  彭彬华)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