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
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3月10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讨春耕技术难题 夯实粮食安全之基
——省农科院专家对话省内种粮大户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刘维帅

  “要是有一款强效杀虫剂就好了”“期待多研发一些中小型机械”“建议盘活土地资源,变小田为大田”……

  3月8日,湖南省农科院邀请我省25位种粮大户座谈,探讨春耕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共商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

  “今天我们开诚布公,大家有问题尽管提出来。”省农科院院长余应弘说,湖南一直是商品粮生产大省,以占全国3%左右的耕地生产了6%左右的粮食,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言辞恳切,“在座的各位都是粮食生产的杰出代表,你们的意见,对科研工作非常重要。”

  现场种粮大户中唯一的女性、“全国十佳农民”朱霞第一个发言。目前,她创立的公司运转农田5000余亩。“杂草和虫害是个大问题。”朱霞察觉,现在的除草剂和杀虫剂,毒性没有以前强了。

  “毒性没有以前强,是大势所趋。”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长期从事除草剂研究,他笑着回答,考虑到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农药生产朝着低毒、无毒化发展已成趋势。

  “高毒农药不等于‘高效’,一些优质农药并不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柏连阳透露,抗杂草、虫害的水稻品种一直在攻关中,目前已取得实效,待产量上升,便可出现在种粮户的手上。

  提升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科技化手段,是种粮大户普遍关切的话题。

  在省农科院专家的帮扶下,永顺县和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先金带领村民,在2023年从事稻谷类生产服务达5.38万亩。无人机施肥、植保、短距离运输,机械脱粒……在机械化生产中,向先金也成了农机“老手”。

  目前他最大的期盼是,中小型机械的研发能跟上种植的需求。“大型机械已经成熟,但能适应高低不平、形状不规则田地的中小型农机依然很稀缺。”

  桃源县种粮大户彭晋京流转土地1600余亩,涉及3个乡镇、7个村,机械转运成本高。他盼望着,将土地整村整镇流转,变小田为大田,以适用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种植。

  “你们也是我们的老师。”听完种粮大户代表的发言,柏连阳说,扛牢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是省农科院作为综合农业科研机构的目标。下一步,省农科院将系统梳理各位种粮大户的意见,有的放矢提供技术方案,指定专家对种粮大户开展一对一全方位服务,并通过种粮大户的示范推广,带动全省粮食种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