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心向未来 逐光前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心向未来 逐光前行

第03版
心向未来 逐光前行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1月27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雷鸣强等12名省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
擦亮长沙历史文化名城金色名片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振亚

  “加强省市共建、协同发力,擦亮长沙历史文化名城金色名片,对于丰厚长沙精神底蕴,赋能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助力湖南文化强省建设意义重大。”1月26日,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主任雷鸣强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雷鸣强等12名省政协委员调研发现,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与西安、南京、成都、洛阳相比,存在历史文化资源底蕴研究、解读不够,活化利用融合不足等问题。为此,今年省两会期间,他们递交联名提案,建议强化省市协同共建,擦亮长沙历史文化名城金色名片。

  雷鸣强等委员建议,建立长沙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领导协调机制,组建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发展联盟,形成共建发展新格局,聚合文化建设力量。

  “聚力共建,打造活态文旅新场景,增强文化吸引力。”雷鸣强等委员建议,依托长沙湘江文化遗产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抓好从马王堆到贾谊故居到汉王陵的汉文化挖掘、整合、再现,加快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长沙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生动展示楚风汉韵新国潮,擦亮“古韵长沙,楚汉名城”。打造从第一师范到橘子洲头到岳麓山的生动新场景,擦亮“诗韵长沙,青春之城”。打造从炭河里到铜官窑到三一、中联的“长沙古今先进制造”历史变迁新场景,擦亮“智韵长沙,制造名城”。

  提案还建议,依托马栏山影视工业化技术,形象化再现长沙历史文化名城胜景大观,打造“24小时博物馆”;打造山水洲城风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遗迹景点串联一体,一江两岸、水陆联动的历史文化步道环线;推动文旅、文化、文艺、文史、文学与文创大耦合,让流量变留量、网红变长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