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心向未来 逐光前行

第03版
心向未来 逐光前行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1月24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问渠那得清如许
——湖南国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公司鸟瞰图,位于城市中央,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公司进门前坪喷泉雕塑,挖掘融入长沙窑陶罐文化。

    (本文图片均由湖南国祯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王 珊  谈 硕  王雅琼  陈慧敏

  冬日暖阳下,浏阳河如玉带穿城而过,闪烁着粼粼波光。河堤上,市民们散步、晨练,吹着清新的河风,好不惬意。

  从一河浑水到碧水清波,从劣V类到Ⅲ类水质标准,浏阳河的十年蝶变,离不开长沙持续推进浏阳河流域综合治理,离不开每一颗城市“滤芯”的默默守护。

  作为长沙市城区污水处理的“主力军”之一,湖南国祯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近20年来,始终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益求精的匠心,建强守好长沙湘湖污水处理厂这一“主阵地”,以漾漾清波回应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担当为先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长沙湘湖污水处理厂其前身为长沙第二污水净化中心,地处车站路与晚报大道交汇处,服务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出水最终排入浏阳河,是长沙市为数不多的位于主城区的污水处理厂。

  1994年初建成时,厂区周边还较荒凉。后因城市的发展,厂区周围的鱼塘、荒地逐渐变成高楼林立的商住区,环境敏感度骤然增加,污水处理亟待升级。

  2004年,中节能国祯以TOT模式获得该厂特许经营权,成为湖南省第一个污水处理类市场化项目,投资成立了湖南国祯,负责该厂的运营管理。母公司中节能国祯创建于1997年,2014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388)为中国节能控股子公司,国务院国资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湖南国祯自成立以来,就依托母公司的强大后盾,不断引进新技术、新理念,探索更优质、更高效、更绿色的污水处理方式。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迎着生态环境保护的激扬号角,湖南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打响了污染防治攻坚战。面对综合治理湘江、改善浏阳河水质、落实节能减排目标等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湖南国祯闻令而动,启动实施湘湖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暨中水回用示范工程,率先击出“守护一江碧水”的一记重拳。

  “要么不做,要么尽力做好。”在当时湖南省尚未出台地方标准的情况下,湖南国祯对标省外,以高于一线城市的出水标准,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工程总投资超过3亿元,处理规模14万吨/天。

  2013年,湘湖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暨中水回用工程成为长沙市人民政府挂牌督办的10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2014年,被长沙市政府列入浏阳河治理一号工程。2017年1月1日,在市住建局和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和督导下,湘湖污水处理厂正式商业试运行。

  这是湖南首个超过10万吨的采用MBR工艺技术的项目,也是长沙市第一座出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准Ⅳ类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为湖南省污水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改造后,出水标准由原来的一级B标准直接提高到地表准IV类(TN≤8mg/L),排入浏阳河的污染物将大幅度减少,尾水可作为烈士公园景观水补水。

  此后七年,长沙先后新建多家污水处理厂,湘湖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始终领先同业。

  绿色为底 打造生态优美标杆工厂

  走进湘湖污水处理厂,处处绿荫掩映,亭台楼阁、清浅池塘、秀美园林……美不胜收。集成式污水处理设备“藏”在巨大的“绿”方体中,听不见噪音、闻不见异味,只看得见满眼的绿。让人不禁感叹:这究竟是污水厂还是城市小游园?

  “既是厂也是园。”厂长刘翌笑着回答:“我们充分考虑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生态美观等效果,致力打造一座人与自然充分融合的新型绿色污水处理厂。”

  项目改造时,湘湖污水处理厂面临出水水质要求高、厂区周边环境敏感、用地紧张三大难题。建设者们在“螺蛳壳里做道场”,选择先进合理的MBR工艺,并采取集成式设计。提质改造后,占地面积仅为44.6亩的厂区,污水处理规模14万吨/天,单位用地指标仅为国家标准的22%。

  同时,为解决噪音气味问题,该厂进行全厂全范围的除臭降噪,采取玻璃房封闭、生物滤塔等综合技术措施,消减了污水处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新型绿色工厂,不仅要出水质量高、环境影响小,还要在文化、能耗等指标上下功夫。”生产技术部副经理刘焘介绍。

  在景观设计上,该厂引入低影响开发的海绵城市理念,采用绿化屋面和垂直绿化、生态停车场等一系列设计,挖掘长沙窑陶罐和污水回用结合的文化,打造为生态美观的城市小游园。

  在节能降耗方面,针对MBR膜处理工艺较传统生化工艺总装机功率较高的问题,综合采用各种节能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措施,降低运行成本,单位电耗及药耗均低于同等规模项目水平。

  2018年,时任湖南省副省长陈文浩调研湖南国祯长沙湘湖污水处理厂后,对提质后的湘湖污水厂高度认可。

  近年来,湘湖污水处理厂以高“含绿量”斩获多项行业殊荣。在2021年E20“双百跨越”标杆污水处理厂比选中,荣获“生态优美标杆污水厂”“空间高效利用标杆污水厂”称号;2022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环境保护先进技术示范工程。

  实干为要 同心共建“美丽中国”

  打开湘湖污水处理厂改造前后出水水质表,2014年与2017年相比, CODcr 、BOD5、氮磷等主要污染物指标成倍数降低,此后水质始终保持稳定。

  再看主管部门对全市污水处理厂的绩效考评成绩单,2017年至2022年,湘湖污水处理厂年年稳居前三。

  一时优秀不难,难的是时时优秀。不在过去的成绩上“睡大觉”,湖南国祯人始终以奔跑的姿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运行管理上求精。加强过程管控、日常管理,综合运用人工监测、智能控制等多种手段,确保高效稳定安全运行。公司拥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服务能力评价二级证书,ISO14001 :2015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在队伍建设上向强。以党建铸魂,将绿色低碳、节能环保融入血脉,打造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队伍。公司机电维修班荣获“湖南省工人先锋号”,员工在国家、省级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殊荣,荣膺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长沙工匠、“中国节能技术能手”、芙蓉工匠等称号。

  在科技创新上争先。与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等单位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牵头负责省级环保课题研发1项,湖南省地方标准的编制5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1项。在湘湖污水处理厂实施了数十项技改和创新研发项目,实现年可节电380374千瓦时,减少乙酸钠(碳源)用量20%,增加污水处理量182500吨。

  目前,湖南国祯已成为湖南省排水、环保等协会核心成员单位,国家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定的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长沙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和清洁生产企业等多重身份,在水环境治理、绿色低碳、环保宣教等多项工作中当先锋、作主力。2023年度被评为长沙市文明单位和长沙市示范性节水单位。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家俊表示,下一步,湖南国祯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积极发挥中国节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作用,充分发挥节能环保全产业链优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度融入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湖南贡献湖南国祯智慧和力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净”水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