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建设五好园区 助推高质量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河壮阔写华章
——写在娄底经开区建园二十周年之际

    中阳生态电力科技谷。

    先进制造新材料博览会签约现场。

    企业车间。

    园区企业的自动生产线。

    冷轧硅钢产品。

    园区企业。     (本版图片均由娄底经开区新媒体中心提供)

  邹娜妮 刘 芾 李中声

  【前言】

  星辰大海,征途万里。

  20年积厚成势,以人为本、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扎根于此;同舟共济、乘风破浪的力量汇聚于此;锐意创新、拼搏奋进的担当印证于此。

  76.5平方公里土地上,每一个脚印都是见证:从不毛之地,成长为国家级园区;从田间乡野,蜕变为“产业新城”。以敢闯敢干、攻坚克难的精神,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一幅山河壮阔的园区宏图徐徐舒展。

  时间刻度,记录前行足迹:2003年开园建设;2012年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5年跻身全省“千亿园区”俱乐部;2023年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第77位,居中部地区18位,全省第2位。

  2022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规模工业总产值均突破千亿大关。现有规模工业企业163家,其中百亿级企业达到3家,十亿级企业达到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家,高新技术企业104家。

  如今的娄底经开区,内涵更丰富,产业更全面。园区勇担使命,争当高质量发展领跑者,敢试敢闯、有为善为,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等“国字号”荣誉纷至沓来,娄底经开区已成为湘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精彩缩影。

  艰苦创业,滩涂建园

  ——涟水之畔明珠璀璨

  从荒芜到繁荣,也不过20余年光景。

  建园之初,百业待兴。娄底经开区亮出“诚信为本,厚德载物”旗帜,以工作为重、以事业为重、以责任为重的浓厚创业氛围,赢得投资商青睐。

  “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投资商垫付资金完成了第一宗土地的征迁。”娄底经开区管委会老干部吴桂元回忆。

  园区坚持“工业立园、科技富园、生态美园”发展战略,奠定“创实业,干实事”发展底色,“母亲式”投资服务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

  精准定位,项目纷至沓来,这座在全省启动最晚的园区,一跃成为省重点园区。2009年,园区作为娄底对接长株潭两型社会实验区的前沿,率先提出“推进大开发,对接长株潭”,把产业配套作为主攻方向,以汽车板等汽车产业项目为龙头,倾力打造精品薄板深加工及配套、汽车和工程机械配套、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

  走进华菱安塞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简称VAMA),但见花红柳绿,宛如置身花园。宽敞明亮的车间内,现代化生产线正在忙碌生产。

  作为湖南省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VAMA落户之初,娄底经开区在与其他园区的选址竞争中一举胜出。自此,园区西面一大片荒郊野岭上,一座偌大的蓝色厂房拔地而起。今天的VAMA,具备全系列高端汽车用钢供应能力,已与奔驰、宝马、大众等合资车企,吉利、奇瑞、广汽等国内车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闸门一旦开启,洪流破闸而出,工业经济自此井喷。

  全球最大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世界汽配巨头法国法雷奥、华安钢宝利等大型跨国企业在这里落户;华润集团、中国供销集团、华菱集团等央企大集团在这里投资;三一集团、东旭集团等民企巨头在这里兴业;博盛新能源、安迪亚斯等战略性新兴企业在这里做大做强……

  大项目引领大转型,大产业带动大发展。今年,涟钢电磁材料、VAMA二期等百亿级项目实现投产,单体投资50亿元以上的半导体新材料、中科纳米新材料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娄底生态电力科技谷正式开园,项目建设不断刷新“开发区速度”。

  格局之变,推倒了产业发展的“多米诺骨牌”!

  20年来,娄底经开区累计招商引资1781亿元、建设项目553个、引进各类企业1875家,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生态。

  这是一组饱含“自信与奋斗”的数据——2022年,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503亿元,是2003年的177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9亿元,是2003年的228.8倍。

  今天的经开区,以占据娄底市不到千分之八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近1/3的规模工业增加值、2/3的外资外贸、1/4的税收。

  产业发展,创新飞跃

  ——实力园区崛起湘中

  11月24日至26日,湖南省第十四届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电子陶瓷产品博览会暨首届先进制造新材料博览会(简称“湘博会”)在娄底经开区举办,2000余名国内外客商参会参展,签约项目25个,其中合同项目24个,签约总投资235亿元,框架协议1个。

  “湘博会”在娄底已连续举办13届,本届“湘博会”首次聚焦中部地区“材料谷”建设,集中展示先进电子材料、钢铁新材、新型环保材料和设备、先进耐火材料等先进制造新材料,娄底经开区当仁不让——

  娄底经开区是中部“材料谷”建设“核心区”和“主战场”,是娄底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经济园区,也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构建起钢铁新材、工程机械、电力科技等“两主一特”产业格局。2022年位列湖南省国家级园区综合评价第2名。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已经成为园区的精神气质与金字招牌。

  二十载栉风沐雨,二十载波澜壮阔。20年前的“河边滩涂”蝶变成“实力园区”——硅钢产业园、液压油缸智能生态工业城、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电机产业园、电力科技谷等5大专业园区承载平台专业、支撑力强;以安地亚斯、创一电子为核心的先进陶瓷材料产业链,以东风股份博盛新能源为龙头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以联鑫新材料、中佳华悦为重点的节能环保材料产业链“多链开花”,园区立足自身实际,大力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分类引导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聚焦‘材料谷’建设,我们整合优势资源,努力打造最优良的产业生态,贯通‘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到终端产品制造’全生产链条,形成钢铁新材、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先进材料、电机设备等全制造业链条。”娄底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肖雄杰信心满满,到2035年,将构建起产值3000亿级的“材料谷”产业生态圈。

  这,当然不是娄底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全部原因。

  强大的科创优势——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3家、省级研发机构31家、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4家,与20多所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着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持和创新支撑,铸就“创新共同体”。目前,在钢铁、新材料等领域实现70余项进口替代,部分产品实现了对欧美强国的反向出口。

  优良的环境优势——为企业提供24小时“母亲式”服务,着力打造“洽谈即服务、签约即开工、建设即配套、竣工即投产”项目全生命周期包保服务。在用地方面,实行优质项目优价供地,并给予设备补贴、装修补贴、厂房补贴;对厂房租赁的项目给予一定年限全额免租,让企业“轻装上阵”。在资金方面,设有兴湘材料谷产业基金、华菱津杉基金、昆石基金等3支投资基金,与兴娄担保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给予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支持。

  “娄底经开区的速度,对我们企业来说,是前所未见的。”

  这样的评价,来自于入驻园区的多家企业。2023年,投资60亿元的娄底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园,从开工建设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仅用82天;投资30亿元的涟钢冷轧硅钢一期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用时12个月;投资20亿元的博盛新能源项目第一期扩建工程仅用60天便实现投产……园区企业一遍遍刷新从项目报批到建成投产的最短时间纪录。

  产城融合,发展惠民

  ——和谐园区动能澎湃

  仲冬时节,行走在娄底经开区,高楼林立、树影婆娑,一派生机勃勃景象。20年精雕细琢、精耕细作,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园区形象初步呈现。

  “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园区领导班子的郑重承诺。对“三公”经费一压再压,对一般性支出一减再减,但对民生投入只增不减、一增再增,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0年来,园区在曾经的涟水北岸白地之上书写下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城市面积由2003年不足1.8平方公里拓展到23平方公里,建成园区道路30条,绿化美化城乡道路100公里;建成师大附属春华学校、春晖学校等6所学校,兴办职业技术学校3所,兴办民办综合性和专科医院8家,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和村级卫生室28个。

  “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城乡一体,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娄底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寄忠掷地有声。

  温情的镜头扫过园区——新婚夫妻免费优生检测,45岁以上居民免费体检,失能特困人员生活财政兜底,基层卫生室基本药物“零差价”,完善医共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企业员工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越来越多的民生事项实现“政府买单”……劳有所得、学有所教、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群众生活越过越舒坦,获得感大幅提升,支持开发建设的合力也越来越强大。

  一组组镜头真实记录了园区百姓生活的变迁,印证着一项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得民心、合民意、惠民生,诠释着改革为民、发展惠民的真谛所在。

  每当夜幕降临时,涟滨街道西坪村的美丽屋场便会热闹起来,人们跳起广场舞,玩起健身器材,聊起家长里短。

  “现在,我们有空就到屋场长廊小坐,不仅娱乐设施丰富了,办事到村级服务平台也能实现‘一门式服务’。”西坪村陈家组李大爷见证了园区的飞速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增加。他说:“我们从未像今天一般,感到幸福。”

  城乡因产业而美,百姓因产业而乐。

  20年,从城郊农村,到发展热土、产业高地;从零星的工业厂房,到产城一体、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娄底经开区实现华丽蜕变。

  艰苦奋斗,成就事业;接续奋斗,创造辉煌。

  娄底经开区,未来可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