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力跑出城乡融合“加速度”
——长沙县安沙镇以党建赋能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在鼎功桥村,收割机分工协作,忙着将最后一部分成熟的水稻收获。 

    安沙镇花乐岛亲子乐园。

    优秀学员和优秀班干部领取荣誉证书。

    安沙镇和平村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

    (本文图片均由安沙镇人民政府提供)

  阮霖浩  宋思思  周小雷

  捞刀河以北,“城”长新安沙。

  隆冬时节,驻足水渡河大桥,放眼望去,水塘垸、三合垸等堤防达标加固工程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如诗如画,农文旅融合业态蓬勃发展,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今年来,长沙县安沙镇坚持党建引领,认真学习借鉴“千万工程”成功经验,大力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坚持党建引领

  凝聚干事创业合力

  在棠坡学堂·年轻干部能力提升暨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结业典礼现场,学员代表围绕培训期间的学习工作进行总结发言。“为期3个多月的培训,让我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不仅增长了见识,也拓宽了眼界,我会积极吸收学习,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村级后备干部庄玲表示。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育”“管”“用”环节,全面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水平,安沙镇持续做优“棠坡学堂”培训品牌,举办“头雁班”“年轻干部能力提升暨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等主题培训班,开展“安沙先锋”进支部、进课堂等系列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同时,坚持“四个认可”标准选拔45名村级后备干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下基层”是新时代实干兴邦的传家宝,实干兴邦,实字当头。为此,安沙镇党政班子带头深入一线走访,和群众面对面说话、心贴心交流,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今年以来,共收集意见建议352条,解决问题矛盾231个,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452件,同时持续推进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协调解决矛盾纠纷、群众诉求、安全隐患等1214个,为群众提供微服务4024次,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准举措推动和落实各项工作。

  推进破旧换新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冬日暖阳照耀着乡间的小屋,后山的树木葱茏茂密,多彩的房顶倒映在门口的池塘。漫步安沙,乡村公路干净整洁,一栋栋农房错落排列,绘就出一幅幅宜居宜业的和美画卷。

  今年以来,安沙镇认真学习借鉴“千万工程”成功经验,围绕“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工作目标,积极指导各村(社区)合理规划,引导全民参与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一个个村庄扮靓了颜值,提靓了气质,做实了里子。

  以鼎功桥村为例,过去,道路泥泞,污水横流,环境脏乱差。如今,漫步兰桥组的生态步道,宛如身在“梦里水乡”,清澈的水面微波粼粼,岸边草木依依,菜园规整有序……

  原来,兰桥组通过“净水质、畅水系、提水量”多手段整治,个性化制定12座山塘、沟渠生态治理方案,最大限度利用天然地形,将河塘沟渠整治连点成片,形成水流畅通、互连互通的水网体系,让“小微水体”旧貌换新颜。

  值得一提的是,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还联合辖区鸿顺生态农业积极建设稻谷烘干仓储厂房,全面探索育秧种植、管理收割、烘干收购、大米加工等为一体的稻谷全产业链,每年带动6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发放务工工资近36万元,用“一束稻谷”实现村民、村集体双向奔“富”。

  深耕精神文明建设

  厚植新风正气成主流

  “镇上和村上的干部经常上门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村里风气越来越好。”说起村里的观念转变,和平村村民徐香林啧啧称赞。

  厚植新风正气,需要“出手”更需“妙手”。安沙镇坚持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的一件大事,从日常生活入手,从服务细节突破,在党建引领、宣传教育、治理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教育引导群众参与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的工作中来,通过推广“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模式,开展村(社区)“积分银行”示范创建,聘请16名网格员为移风易俗监督员,每季度公布一次移风易俗“红黑榜”,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

  此外,各村(社区)还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的红白理事会章程,推出符合当地消费水平的“村宴菜谱”,采取“菜单制”点菜模式,有效杜绝“舌尖浪费”。今年以来,婚丧喜庆菜品酒水开支同比减少10%以上,扭转了以往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

  群众对移风易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的脚步就跟进到哪里。在安沙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涌现,好人文化蔚然成风,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已成主流,不断传递着致美安沙的温度、汇聚着文明安沙的厚度。

  产业提档升级

  乡村发展焕发勃勃生机

  产业兴则乡村兴。对于素有花海良田美称的安沙而言,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更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一方面,安沙镇全力守牢粮食安全底线,通过建立“联村党政班子成员包村、联村干部包组、网格干部到户”责任体系,打造东八线黄桥区域、原107唐田区域、鼎功兰桥区域3个粮食千亩示范片,培育种粮大户39个。另一方面,积极申报“湖湘花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举办安沙镇首届兰花展、第三届全国插花花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秋之韵”花艺节等赛事活动,让乡村发展更具前景,也更有“钱景”,让特色鲜明的乡村活动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抓手,也让更多消费者感受安沙的文化和魅力,为辖区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在日新月异的安沙,“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的记录也一直在刷新。今年6月,花乐岛亲子乐园顺利开园,不仅丰富了辖区旅游业态,更将花卉产业园打造成集花卉种植、亲子、劳动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全力推进辖区第一、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近10万人,带动周边收入约500万元。

  时间向前,安沙向上。未来安沙镇将牢记嘱托、创新实干、勇攀高峰,紧扣“争当产城融合标兵、打造未来产业小镇、建设乡村振兴标杆”发展目标,与“星沙精神”同向同行,与融合发展同频共振,为长沙县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贡献安沙力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