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赫山区兰溪渔场位于兰溪镇四门闸村,总面积1180亩,曾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省内国营渔场红旗单位。在体制改革和经济转型中,国营渔场发展很不景气,兰溪渔场同样举步维艰。“穷则变、变则通”,近年来,兰溪渔场创新传统思维,冲开体制束缚,闯出了发展的新路子。
——创新思路,紧盯政策,依靠项目强基础。兰溪渔场吃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精神,抢抓环境保护和健康养殖政策机遇,创建国家级健康水产养殖场,争取实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渔业设施改造及尾水治理、种业振兴及水产良种场搬迁、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等系列项目,近两年累计完成投资1000万元以上,如今渔场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面貌焕然一新。“渔场水系和道路基本能满足生产要求,尾水处理系统运行正常,老办公楼得到了修缮,我们还动员大家整理房前屋后,美化渔场,争取通过赫山区首批美丽渔场验收。”说起渔场的变化,场长盛明奎自豪感溢于言表。
——创新机制,突破障碍,统一经营增效益。过去,渔场水面承包到户,分散经营,一盘散沙,效益低下。作为国有渔场,如何发挥优势,渔场组织职工开展生产模式大讨论,最终大家统一一个认识:必须冲破职工“守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传统思想,把水面集中起来,统一养殖计划、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营销,实行集约经营,提高养殖质量和效益。今年6月,兰溪渔场启动渔场经营改革,将养殖户承包水面由散而聚,公司统一管理,将国有资产用好盘活,自今年下半年渔场统一生产以来,由于精准杀虫,科学投喂,投入品减量30%以上,预计今年成鱼产量超过100万公斤,比去年增加10%,产值增加8%。
——创新管理,整章建制,凝心聚力增活力。水面集中经营,既有优势,也有风险,关键在于管理。兰溪渔场经营机制转型后,从班子建设、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营各方面出制度,定办法,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如今,兰溪渔场事务管理及600亩水面的经营仅由10人负责,节约劳力50%以上。“明年公司将采取功能分片、品种分区、人员分块的办法,走生态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做出渔场的特色和形象,为赫山大水面和国有集体渔场整合经营探索经验。”盛明奎对来年渔场发展信心十足。(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