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24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让基层群众更有“医”靠
——桑植县委书记曹飞调研县域医共体运营情况

    图为调研现场。   向韬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奎 上官智慧

  【调研主题】

  桑植县是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也是全国村医职业化改革先行试点县。

  试点以来,桑植县全面整合县、乡、村医疗资源,组建桑植县总医院,成立总医院党委,实行“一体化管理、中心化运营”。2022年,桑植县获得湖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真抓实干表彰激励。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促进了群众获得优质健康服务,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县乡村医院联动机制不完善、村医职业化改革尚未完全落地等现象依然存在。

  12月14日,记者跟随桑植县委书记曹飞前往县总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调研,寻求破解基层医疗发展困境的秘方。

  【把脉问诊】                       

  如何缩小县、乡、村医疗水平差距——

  “加大下沉力度,让医疗资源上下更均衡”

  上午8时,桑植县总医院门诊楼大厅,医生与工作人员忙碌起来,患者按照导引有序排队。

  “去年全县首次实现医保基金扭亏为盈,县域内就诊率同比提高了11.7%。”副县长龚召君向曹飞介绍,“患者平均门急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均实现了两位数下降。”

  2019年,桑植县成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之一。

  经过两年筹备,去年该县由县人民医院、县民族中医院牵头,联合县妇幼保健院、23个乡镇卫生院及252所村卫生室,组建桑植县总医院,实行行政、财务、人员、业务、药械、绩效“六统一”,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成为“一家人”。

  来到“桑植县总医院智慧大厅”,4块大屏实时显示着总医院各分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总收入等,共计100多项具体指标。曹飞随即点开多个子项,查看数据,寻找问题。

  “桑植县总医院智慧大厅”平台是桑植县健康大数据中心的重要载体,着力打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公立医院之间的信息连接,形成贯穿县乡村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医疗健康信息化体系架构。同时,实现了全县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互认,全面提升县域医疗信息系统功能和患者就医体验。

  “平台什么时候启用的?村民如何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医保报销?如何防止医保资金被套取?”曹飞抛出一连串的问题。

  职能部门负责人一一作答,还罗列了不少发展难题,如优质医疗资源依然聚集在县级层面,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还不能充分满足老百姓就医需求,远程诊疗系统使用频次达不到预期等。

  “有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曹飞表示,如何进一步统筹管理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防范相关问题的产生,不仅仅需要自我革新,“医疗体系如何高效运转,还要请业内专业人士给桑植医改把脉问诊,针对存在的问题,一一对症下药。”

  曹飞说,总医院的牵头医院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更需主动对接医共体所有成员,尤其是为基层老百姓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加大下沉力度,让医疗资源上下更均衡。”

  如何让乡镇卫生院功能进一步改革优化——

  “既要最大程度服务群众,又要促进卫生院的发展”

  为了发现更多问题,曹飞临时更改调研地点,决定在全县随机抽查一家卫生院,“医改既然是全国试点,经验又获全国推介,桑植就要更经得起考验。”

  行车约半小时,曹飞建议到空壳树乡卫生院看看。

  “所有药品都由县总医院统一采购、定价,药品种类比以前丰富了,老百姓用药需求基本能满足。”走进药品库房,空壳树乡卫生院院长熊军向一行人介绍。

  “成为医共体后,有发展困难吗?‘小病乡村看’能基本实现吗?巡诊制度能落实吗?”曹飞问。

  对县委书记的提问,熊军逐一回答。

  随着医改深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去年,桑植县成立了陈家河镇、官地坪镇2个医疗“次中心”,配备救护车和医疗设备,还以赶集医生、蹲点医生、下午医生、周末医生为载体,下沉县级优质医疗资源,极大解决了农村医疗资源短缺的“短板”。

  熊军介绍,由于空壳树乡与县城和医疗次中心构成了“半小时医疗圈”,大部分患者不再选择就近就医,卫生院基本上放弃了手术医治,服务功能大多以基本公共卫生为主。

  “非医疗次中心的乡镇卫生院,出路在哪?”曹飞问。

  “我院能满足老百姓基本就医需求,未来将以基本公共卫生为主,基本医疗和康复为辅。”熊军表示,当前卫生院已与乡养老服务中心建立合作模式,定期给老人开展康复服务,“空壳树乡有2200多名65岁以上老人,70%都在卫生院进行免费体检。但人员编制少、医疗设备老旧等问题,已成为乡镇卫生院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县卫健局局长刘国华表示,与空壳树乡卫生院类似情况还有不少,目前正在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改革方案。

  “改革既要最大程度服务群众,又要促进卫生院的发展。”围绕如何破解难题,曹飞与大家一一分析原因,“不管怎么改,老百姓就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必须摆在首位,让老百姓买药不再贵、看病不再难。”

  如何让村医留得住、有发展——

  “强化政策创新和财政保障,保障村医基本待遇”

  今年,桑植县从改变乡村医生“半医半农”身份入手,实行“乡聘村用”制度,推行村医职业化改革,为每一个村卫生室配备一名合格村医,打通服务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县村卫生室还缺58名医生。”在前往空壳树乡龙虎山村卫生室的路上,刘国华介绍,全县252个村卫生室,只有194名村医,其中10多名已超过65岁。

  “对服务半径小、人口少、交通便利的村和相邻行政村实行整合,从机构全覆盖向服务全覆盖转变。”曹飞说,“要聚焦夯实村卫生室建设这一难点,强化政策创新和财政保障,保障村医基本待遇。”

  “对未持证等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要坚决清退。”曹飞补充,所有村医必须持证上岗,同时针对整个村医群体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来到龙虎山村卫生室,村医王红霞正在坐诊。从事村医20多年,她因为医术佳、服务好,受到村民广泛好评。

  王红霞熟练地打开医保报销平台,村民购药报销记录一目了然,“这段时间以购买治疗流行性感冒药为主;报销后,基本上10元钱左右就能解决问题。”

  听说王红霞的儿子正在大学学临床专业,曹飞建议她儿子学成后回到桑植就业,“家乡的医疗事业正蓬勃发展,可以回来一展拳脚。”

  “如何筑强乡村医疗根基,让人民群众看病更有‘医’靠?”曹飞问。

  “村医职业化改革后,要多培训他们,形成拥有职业水平的村医队伍”“将收入和业绩挂钩,激发村医积极性”“可适当提高卫生院医生巡诊频率,也可派遣职业医护人员到村任村医……”

  问题与建议,曹飞一一记录。他说,村医职业化改革的落实程度,决定了广大人民就医的幸福指数,“所有问题我都记录了,好的建议县委会积极采纳,困难问题也会尽力解决。”

  【调研感言】 

  高质量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桑植县委书记 曹飞

  桑植县地处边陲山区,是湖南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580元,仅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42%。群众看病难、买药难,一旦遇到重症或疑难杂症,往往选择“有钱去省会,没钱回乡里”,人民群众未充分享受到桑植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医疗红利。

  近年来,我们围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加强村医职业化制度保障、推动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改革、切实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打造医疗人才雁阵梯队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乡村看、未病共同防”,我县关于村医队伍建设的相关做法获全国推介。

  在此次现场调研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医务人员待遇更有保障了,基层医疗队伍更稳定了,患者就医更满意了,医改为群众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实惠。同时,我们仍需要在村医待遇保障、村医队伍建设、村卫生室服务等具体工作上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医改之路,力行、稳健、务实才能致远。下一步,我们将一手抓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加快推进省级边界类医疗中心建设,打造乡镇医疗次中心;一手抓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推行村医职业化改革,探索“乡聘村用”模式,实行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完善“双向交流”人才培养机制,全力以赴高质量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让医改成果惠及万千群众。

  【随行随笔】

  医改红利当“雨露均沾”

  上官智慧

  如何真正实现老百姓“家门口看病”?作为全国医改示范点的桑植县,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获得了社会和经济双效益。

  于老百姓而言,这场大刀阔斧的医疗改革,为每一个桑植人谋取了红利。于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来说,“医共体”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让大医院、专家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通过人、财、药统筹调配的“医共体”,让优质医疗资源在区域内“动”起来;实施“工分制”薪酬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激活一池春水。

  为破解基层医疗发展困境,桑植县进一步开展村医职业化改革,稳定和发展村医队伍,打通服务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只有不惧艰险,勇于突破,敢啃“硬骨头”,才能冲破改革中的藩篱,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医改福利,让大家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调研之后】 

  调研后的当天下午,桑植县副县长龚召君召集县卫健局和县总医院负责人以及相关股室负责人,就调研发现的基层医疗发展难题进行深度会商,一一列出解题清单。

  尤其是针对村医职业化改革,桑植县卫健局办公室和相关业务股室,就清退和聘用村医费用进一步核算,同时积极对接人社局、乡镇党委政府和卫生院,再次细化改革细节,编写已改革或改革成功乡镇的经验样本,加快落实村医职业化改革。

  就如何提高总医院远程会诊使用率不高等问题,总医院再次启动乡镇普及宣传事宜,或利用赶集医生、下村巡诊等方式,扩大省级专家可远程看病的知晓率,真正实现“小病乡村看,大病不出县”。

  桑植县基层医疗发展如何进一步推进,村医职业化发展是否有效落地,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将持续予以关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