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紧盯群众需求干事创业
——桃江县修山镇推动主题教育见实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军 

  通讯员 罗中华

  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桃江县修山镇把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发挥党委学习“领头雁”作用,坚持党委委员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按党支部类型分别制订学习计划,形成“党委领学、支部共学、党员比学”三级联动格局。截至12月中旬,镇党委结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开展学习6次,各党支部上党课32次、开展学习讨论42次。

  如何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答题。修山镇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主题教育成果体现在组织坚强有力、党员群众满意、发展提质增效上。全力推行片组邻“三长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结合“立足岗位作贡献”、承诺践诺活动,充分利用“三长制”服务体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通过上门走访等,收集问题建议1046条,目前均已答复。

  注重真抓实干,为群众办实事。通往该镇莲盆嘴村鸿富源葡萄特色产业园的路原有600米不通,车辆进出要绕行。12月上旬,新修的4.1公里产业路全程畅通,路基从4.5米拓宽到6米,铺设了油砂,道路分隔线和护栏被刷成红黄蓝三种颜色,成为一条资江边的景观路,网民称这段路所在的羞女湖湿地公园为“小洱海”。村党支部书记符晨说,周末最多的一天有4000多人来村里打卡。村民们卖擂茶、蔬菜等,一天最多可赚500多元。

  修山镇深化运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四下基层”工作法,积极打造“行动学习”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模式。走进桃江县高标准农田三官桥村示范区,田成方、土成型,田网、水网、路网“三网”相通。该村种粮大户贺月华说:“示范区这片稻田自从安装了智慧系统后,我坐在家里通过手机操作就能给农田浇水,省工省时,节约生产成本,每亩稻田至少可减少劳动成本50元以上。”三官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与美丽屋场、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相结合,提升项目区的整体形象,不仅使农田具备观赏性,也让农民群众有了休闲的新去处。

  在主题教育中,修山镇以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花桥港村以“文化有根、乡风有魂、治理有效”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从9月开始,整理该村26个姓氏的家风家训,制作“家风家训二维码门牌”悬挂在各家门前,以好家风涵养好民风,助推乡村振兴。“做老实人做善良人,勤勤恳恳持家庭”是村民吴多荣和妻子龚淑群的家训。村党支部书记吴智毅介绍,龚淑群无怨无悔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与邻居从没有红过脸,是村里闻名的“好儿媳”。龚淑群的儿媳吴雪平以婆婆为榜样,孝敬婆婆,对人友善,她们相亲相爱一家人为村里树立好榜样。

  修山镇党委书记肖文分表示,将坚持学做结合、以学促行,把主题教育融入经常、抓在日常,把理论学习收获及时转化成为民服务办实事的成果,把解决问题的好做法及时转化为预防问题发生的长效机制,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推动修山镇高质量发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