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湘江周刊·艺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爨书法的风骨

《爨宝子碑》拓本局部。

  刘学正

  “二爨(cuàn)”,即魏晋时期所刻的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前者享有“魏晋正书第一体”“南碑瑰宝”的美誉;后者被冠以“隶楷极则”“神品第一”的称号。“二爨”以其朴拙且清新、严谨而飘逸的艺术风格,历来为书家所珍爱。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觅其踪影,譬如招商银行的标识字、《南方都市报》的报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片名题字等,均取自“二爨”。

  近来翻阅《天放入神:二爨书法展览作品集》,收录的100余位文化名家的笔墨,既似刀斧击凿般雄强、劲健,又如闲花浮竹般逸致、灵动。刚柔并济的精髓,被“二爨”书法展现得淋漓尽致,其“独步南境、卓尔不群”的艺术精神呼之欲出。

  梁晓声的“通旷清恪”、莫言的“瑰玮之质”、王蒙的“龙腾凤翔”、贾平凹的“卓尔不群”……书中所录“二爨”书法作品的创作人,不仅有当代书法名家、著名作家等,还有来自全国文化领域的佼佼者。今人书法与古碑文拓片交相呼应,仿佛贯穿了1600年的历史风尘,演绎着一幕幕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

  “二爨”,这种独成一体的书法美学,线条分明冷硬如铁,却又生出一缕柔情,此般笔墨恰如辛弃疾词,“吹角连营”的豪放之外,亦有“玉骨冰姿”的婉约。“二爨”书法,源于蜀汉时期。爨氏家族逐步统治南中,并在此后的400余年间,形成了“上承古滇文化,下启南诏文化”的爨文化。这是由中原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长期大融合后,绽放的一朵奇葩,蕴含着“开放、融会、继承、创新”的精神内核。而流传至今的“二爨”碑刻,经久不衰的“二爨”书法,正是文明交流互鉴、民族融合发展的有力见证,一笔一画尽书中华风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