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湘江周刊·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重视角下的审美观照

  马忠

  每一位诗人都在用心营造一个世界,曾新友作品呈现给我们的是个多彩的世界。其诗集《花飘逸一段诗的梦》序言里说,他用“敏锐的诗眼灵异的诗心”“睿智的思考哲理的折射”和“意奇境深韵味悠远”来概括他的诗歌特色,恰如其分。但细读之下,你会发现,其实曾新友的诗歌写作存在两种艺术视角:一种是成人视角,一种是儿童视角。

  具体来说,在诗里,诗人采取了成人和儿童双重视角抒写,并以人文性将它们统一起来,从而彰显出浓厚的人文关怀。选取这样一种角度是基于这样一种发现,即诗人在诗歌中无处不在的对世界的关注和好奇,同时又充满了对万物的悲悯之情和终极关怀。这两种视角同时存在于曾新友的诗歌中,构成了其诗歌既单纯又有味的品格。儿童视角使诗人能够发现生活中的诗性存在,成人视角帮助诗人把生活的底蕴揭示出来。

  诗人童心未失,能让他心动而入诗的,多是一些活泼、稚气而又让人欣然的小事物。这使得很多被成年人忽略的诗材进入他的视野并成为主体选择,给人带来一番别样的情趣和惊喜。“冒出第一颗芽/总想率先对春天说话/开出第一朵花”(《立春》)、“阳光赶着暖风一脚高一脚低/跑来跑去”(《冬天茶花开》)、“青山在水中照镜/白云在水中浴身/飞鸟在水面掠影/绿树在水下摆裙”(《湖水笑出了波纹》)……无不是以孩子的想象和思维方式,寻找诗,发现诗,尽显童心的自然状态,建构属于自己的童话诗国。

  曾新友“儿童视角”下的诗歌所展示的是一个纯洁、美妙而又充满“爱”的世界。在诗人眼中,各种景物都有人的感情,都是爱的化身,它们形成了一个恬静和谐的自然气度。如“春天吊着花朵发呆/秋天吊着果实发呆/波浪向海岸打着发呆的节拍”(《发呆的节拍》),“用眼神翻越‘围城’/爬进窗口/顺着温馨的绳/把夜的喜悦探个究竟”(《月亮》),诗人以一个孩子明净的眼光,看到的永远是单纯和直接,他们容不得晦涩难懂的东西。事实上,也只有真正从孩子的视角中去体味人生,才能如此自觉地采用儿童的中吻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体悟和感受。

  当诗坛叙述泛滥、造境功能式微之时,曾新友的诗非常注意意境的营造,如《赶着美丽进春天》:“柳叶飞荡嫩绿的发辫/桃花绽放红艳的笑脸/李树抖擞洁白的衣裳/东风舞起强劲的翅膀/赶着美丽到处张扬/人的心情 追着喜鹊/围着意气风发的季节打转”将春意迸发的诗情通过新颖奇特的意象传递出来。《又见青山绿水》的意象“朝任何地方欣赏/美丽都在踊跃着竞争上岗”,更是出奇制胜,饶有兴趣,富有想象的余味。打开曾新友的诗集,质感鲜明逼人、极富诗意和想象力的意象俯拾皆是。 

  毋庸置疑,“儿童视角”过滤了生活的杂质与喧嚣,将生活诗意化并呈现出脱离成人“习惯化理解”轨道的意义。同时,成人视角的延伸又使作品拥有了人生的厚度和凝重,使作品具有了哲学和美学的意趣。正因如此,曾新友的诗包含了大量的哲理和思想在里面,但是并没有丝毫的说教,而是坚守诗意的规律,在诗意和诗形里流露诗思。《葵花》《站成无畏的自己》《扫帚》等即是在诗性之中蕴含思想的佳作。始终寄寓了思想性和哲理性,但又始终伴随着诗性想象和形象性。

  当然,在成人笔下,纯粹的儿童视角是不存在的。成人在运用儿童视角观照世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成人对世界的理解和看法,因此,这种“儿童视角”的“看”本质上一种“仿儿童”的视角和叙述。比如《红梅花开》:“裹着雪的外套/风趣一脸的欢笑/守候这谁可以路经的山坳/举着热情燃烧/站在寒冬/把耐性化着血性/一朵一开  开的都是心跳”这首诗虽然是以儿童的视角来观察,但进行观察的儿童视角却属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

  总之,无论是成人视角还是儿童视角,只要诗意明晰地表达出了诗人对人生与世界的看法便是成功的作品。要达到这一目的,将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交织在一起,共同营造富有诗意的形象与意境无疑是一种选择。曾新友的创作经验是可以为我们借鉴的。

  (《花飘逸一段诗的梦》,曾新友 著,团结出版社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