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理论周刊·新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思想领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调研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9月1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李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员干部解决好政绩观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强调“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政绩为谁而树”等重大问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造福人民本领。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百余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党员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树牢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上,把好事和实事努力做到群众心坎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在政绩观上出现偏差,就会在发展观上偏离科学。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员干部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指挥棒”“红绿灯”来把握发展、推动发展、衡量发展。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必须坚持出实招求实效。党百余年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拼出来、干出来的。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要靠拼、要靠干。近年来,少数党员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搞了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党员干部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发扬实事求是工作作风,立足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必须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既要狠抓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干事创业,是注重当下的显绩,还是面向长远的潜绩,反映出党员干部的政绩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党员干部必须把地区和部门工作有机融入党和国家大局,做好打基础与利长远的结合文章,既把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做好,也要把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做实,保持大局稳定和工作的连续性。

  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从政、谋事、创业的“总开关”。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点燃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沿着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一项一项推进,必然会带给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系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