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理论周刊·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思想领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调研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9月1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医德教育融入思政课 从源头涵养廉洁医德医风

  核心提示 

  将医德教育融于思政课教育,从源头夯实廉洁医德医风思想基础,及早在青年医学生心中播下“大医”的种子,为他们日后成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奠定坚实基础,对于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净化医药行业生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晓芹 张银华

  加强医疗卫生队伍的医德医风建设,关系着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的贯彻落实,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将医德教育融于思政课教育中,从源头涵养廉洁医德医风思想基础,及早在青年医学生心中播下“大医”的种子,为他们日后成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奠定坚实基础,对于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净化医药行业生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聚焦医德教育内涵,立起廉洁医德医风的鲜明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医务工作者要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医学院校应将风清气正的医德医风作为医德教育核心,有机融入思政课程之中。

  涵养“医德为先”的医学正气。医德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医药行业的“正气”为核心,筑牢正确价值观念体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教育学生从医以医术论道、做人以廉洁为本,厚植大医精诚的内涵。具体来说,就是要教育引导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义利观,拒绝医患关系演变为消费关系,坚决抵制违反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道德的不正之风;坚定医学信仰,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涵养“克己循纪”的道德境界。自古以来,人们心中的名医、大医既有精湛医术又有“仁义之心”,甚至“仁”比“术”更重要。所以,医德教育其实也是美德教育,强调道德自律,注重在培养医生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道德主动性和能动性。但道德自律的高标准只有优秀卓越的医生才能达到,必须结合道德他律来构建医德教育模式,形成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医学院校开展医德教育时,应引导学生不仅接受内心道德法则的检验,还要接受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实现自律与他律、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

  涵养“推己及人”的人文情怀。现代医学要求医务人员以“推己及人”的人道精神关注关心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利、人格尊严,在治疗疾病时既提供医学科学服务,又提供医学人文服务。应引导医学生视人文关怀为基本素养,注意换位思考,注重关爱与敬畏。所谓“关爱”,就是在生理层面、精神层面给予患者关怀;与患者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用爱心、耐心、同理心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倾诉病情的环境,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量传递给患者。所谓“敬畏”,就是医护人员必须用尊敬和谨慎的态度对待患者,深刻认识到患者交与自己的是生命、健康,不容许有丝毫差错。应引导医学生在知识更新过程中注重认真思考、小心求证、谨慎实践。

  立足医学创新理念,彰显廉洁医德医风的时代价值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华医学自古注重创新,华佗创制麻沸散、南宋宋慈编纂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都是医学创新的典范。进入新时代,医德教育应以“守正创新”和“融合创新”为抓手,以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助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将守正创新作为涵养新时代医德医风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中医药宝库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坚持古为今用,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务于人民健康”。这就要求我们在医德教育中树立目标导向,强调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矢志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同时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将文化融合创新作为涵养新时代医德医风的关键。一方面,促进文化元素选择多元化。在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应突破既有的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跨越中医与西医模式之争,认识到作为涵养新时代医德医风的宝贵资源,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中医还是西医、医学还是非医学,只要其理念向上向善向好,可以为人民健康谋福祉,皆可为我所用。引导医学生秉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理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健康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文化元素的选择。另一方面,推进文化融入“赋能增效”。将文化元素融入医德医风建设体系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复杂过程,应对选定的文化元素注入当代人对医德医风的追求和设想,使其具备优良医德医风的时代价值。

  革新医德教育举措,巩固培树廉洁医德医风的主渠道

  医学院校普遍专业课程多、专业课时长,医德教育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思政育人成效不明显。为此,应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革新医德教育举措,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医德医风。

  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开展医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开展医德教育,应着力“讲好中国共产党的医德故事”“讲好中华文明史上的医德故事”“讲好当代优秀青年医务工作者的医德故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无数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终生践行高尚医德。青蒿素研制过程中不畏艰辛的屠呦呦、抗“疫”路上白衣执甲的逆行者,无不折射出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光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以人为本、 重义轻利、 勤勉精进、明德修身等, 与当代医德教育在目标上有极大相似性、在内容上有很强契合度,应在讲好中华优秀传统医德故事中坚定文化自信。与此同时,应讲好身边的优秀青年医务工作者的医德故事,为医学生树立真实榜样,增强医德教育的实效性。

  在运用先进技术中开展医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做法“值得肯定和鼓励”。当代大学生出生在科技迭代迅猛、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5G技术、人工智能、全媒体的发展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历程,也为新时代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架座”。思政课应善用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AR、VR、全息显示等科技手段,依托新媒体平台,打造集沉浸式、交互性、趣味性、时代性于一体的教学环境,丰富创新医德教育体系,有力促使医学生身临其境感悟道理。

  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开展医德教育。医德教育应坚持问题导向,在释疑解惑中把医德医风问题讲深讲透讲活。一方面,引导医学生坚持全面、客观、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我国医学卫生事业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存在的现实问题和进一步努力方向;另一方面,廓清有关医德的错误认知和痛点堵点,教育医学生面对不良行为要敢于亮剑、坚决与医疗行业歪风邪气作斗争。要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医学生从思想上筑牢廉洁自律的第一道防线,增强懂规矩、讲纪律、守底线意识,铸造敬畏法纪的“职业魂”,自觉走医者仁心之路。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南省技能人才评价护理服务类专家委员会副主委。本文为2023年度湖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引领新时代医学生德育的路径创新研究”(编号:20D06)研究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