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要闻·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思想领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调研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9月1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尽量让患者少受罪、少花钱”
——记永州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冯德勇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柳英

  通讯员 王君 卞红

  永州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冯德勇的诊室,每天慕名而来的患者不少。

  有人说,冯德勇是最会帮患者省钱的医生。他接诊的病人,大约八成经1至3次治疗后就明显好转,一个病人一般只花一两百元。“做医生,有所为,有所不为。尽量让患者少受罪、少花钱。” 冯德勇说。

  冯德勇1989年毕业于吉首大学,从业30余年,口碑享誉城乡。好技术加好人品,让他收获了无数真心。

  一颗仁心,做个帮患者省钱的医生

  “2天治得好病吗?”9月12日下午,67岁的潘丙莲将信将疑地走进冯德勇的诊室。

  她与丈夫一早出门,汽车转火车再转公交,历经10余个小时才从200多公里以外的江华蔚竹口乡大鲁桂村来到这里。因患骨关节炎,这些年她反复出现左膝关节酸软疼痛,需要住院治疗。原以为这次又是一场“持久战”,冯德勇却只给她开了2天的针灸疗程。

  针灸结束后,潘丙莲笑着告诉记者:“找他看病经济实惠,效果还好!”夫妻俩满意而归。

  “不少人认为中医见效慢,这其实是一种刻板印象。”冯德勇翻开当天的接诊记录,近40名病人,大多只用了2天疗程。这些年,他一直致力研究颈源性疾病、胃病、高血压、中风、面瘫、咽喉炎、耳鸣等病症的针灸疗法,总结出一套轻灵精准的滞针、飘针手法,比传统针灸痛感小、显效快,不少人口口相传,远道来求诊。

  受内风湿关节炎折磨多年的尹伍芬,是经人介绍过来的。此前,她在多家国内知名医院求诊过,始终无法根治,有医院建议她做换关节手术,但高额的费用让她望而却步。冯德勇仔细研究病史和病情,为她制定出科学实惠的治疗和康复方案。仅1个多月,尹伍芬便康复出院,前后花销不过2000多元。

  在同事们眼里,冯德勇总是和颜悦色,很少对病人说“不”。一年到头,冯德勇除了年初一、清明休息,其他时间都在医院。生病了,他便自己给自己扎针,扎完接着给病人治疗。

  冯德勇曾接诊过一名因脑梗塞导致右半身不遂的精神病患者。为了减少病人和家属奔波,他每天坐公交车上门为患者治疗,尽管患者恶语相加,用能活动的左手将枕头、衣服和鞋子扔向他,他也从不畏难放弃。经过20多天精心治疗,该患者重新起立行走,能够生活自理了。

  一腔热诚,要把绝技传给更多医生

  “第一天走了2万多步,晚上小腿抽筋,到半夜才睡着,但一想到能跟冯医生学习,就特别开心。”8月以来,宁远县湾井镇卫生院医生温红丽,一直在永州市中医院进行“西学中”培训,让她记忆深刻的除了冯德勇高强度的接诊量,还有他精湛的针法。行针时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在病人还未感觉到痛时,数十针瞬间布满。

  前不久,一名病患拄拐杖过来求诊,经冯德勇治疗,现在已经扔掉拐棍自由行走。全程见证的温红丽从此被中医折服,渴望学成后回乡好好服务父老乡亲。“冯老师毫不保留地给我们传授经验,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特别注重乡镇医生的实操教学,现在我已经可以独立扎针。” 温红丽说。

  “名师出高徒”。这些年,冯德勇带出不少好徒弟,该院针灸科骨干医师陈德龙就是他亲手培养的。但冯德勇认为还不够,他期待更多学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能够超越自己。

  9月5日,一名面痉挛患者经冯德勇1次针灸治疗后恢复如常,连连道谢。冯德勇既高兴又不免担忧起来:“面部扎针风险大,一般医生不敢扎,等我退休了,谁能接我的班呢?”

  冯德勇喜欢挑战,沉得下心钻研针灸绝活。从业以来,他经常以身试针,摸索疑难危重病症的针灸疗法。他时常告诉学生,做医生不能怕风险。有的病症操作风险大,但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是巨大的,如果人人都畏难,谁来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呢?

  谈及未来打算,冯德勇说,他要创新教学方法,完成一批科研成果,把自己的绝技传给更多医生,让更多老百姓看上好中医、放心吃中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