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思想领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调研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9月1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中南地区最大的卫星生产基地——
“让更多企业用得起卫星”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奕楠

  卫星,距离我们很远,却离生活很近。“红灯即将变绿,请直行……”打开手机导航,红绿灯倒计时精准到秒,几乎准确无误。这就是卫星带来的便利。

  9月7日,记者来到株洲北斗产业园,这里集聚了一批航天领域重点企业,已落地北斗应用领域项目31个。

  湖南赛德雷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卫星工厂”。“目前我们‘送上天’的卫星有17颗。新近又签了4颗,正在加紧研发、生产。”赛德雷特联合创始人安好告诉记者。

  随着经济发展,交通、监测、应急等行业对商业航天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价格贵、货期长、运管难、产量少,是商业航天应用面临的四大“痛点”。赛德雷特的目标,正是打造中南地区最大的卫星生产基地,批量化生产卫星,把价格“打”下来。

  “目前,一颗卫星价格在5000万元以上。依靠现代工业化体系,批量化研发、制造卫星,在满产情况下,可以将整颗卫星的制造成本降低50%,让更多企业用得起卫星。”安好介绍。赛德雷特正在建设一条智能化卫星生产线,一期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具备每年批量化研制150颗卫星的能力,从而大幅缩短交货期,降低卫星生产成本。

  更多卫星上天,将助力人们“登高望远”。

  来到株洲太空星际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王余华向记者展示“株洲星座”的运行轨迹。7月28日,国内第一个混合式雷达遥感卫星星座——“株洲星座”正式发布,目前已有4颗卫星“上天”,预计在2025年完成16颗卫星组网。

  记者从大屏幕上看到,“株洲星座”拍回一张张黑白照片,马路、桥梁、河湖,一目了然。王余华介绍,“株洲星座”可在地形测绘、应急响应、智慧交通、农林水利、气象环保以及国防军工等多行业进行应用,目前已有政府部门、相关企业购买服务。

  株洲北斗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力争通过5年时间,实现商业卫星全产业链总规模500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