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7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家界首次发现盔甲鱼类新化石
4.38亿年前,有种鱼叫眼镜蛇大庸鱼

  湖南日报7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田育才 通讯员 张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团队,近日从张家界地区4.38亿年前的志留纪秀山组中发现一个盔甲鱼家族新属种——眼镜蛇大庸鱼。这是志留纪秀山组发现的第一个盔甲鱼类化石。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历史生物学》杂志。

  此次研究团队发现的眼镜蛇大庸鱼(Dayongaspis colubra),在系统分类上属于盔甲鱼亚纲大庸鱼科大庸鱼属,是目前发现的大庸鱼科的第三个新物种。属名“大庸”取自化石在1985年发现时旅游胜地张家界市仍被称为“大庸县”,种名“眼镜蛇”取自其头甲形状与眼镜蛇的头部非常相似。

  张家界地区的志留系地层发育和出露甚好,自下而上分为龙马溪组、小河坝组、溶溪组、秀山组、迴星哨组和小溪组。大庸鱼科是基于来自张家界地区志留纪溶溪组发现的大庸鱼(Dayongaspis hunanensis)建立的,长期以来代表中国最古老的盔甲鱼类化石记录。

  眼镜蛇大庸鱼的发现,打破了秀山组不适合盔甲鱼类生存的传统认识,表明大庸鱼化石已经从溶溪组上部延伸至秀山组下部,并分化为新的物种,对于深入理解志留纪早期盔甲鱼类的辐射演化及生物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