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6月2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明楼景区“红色驿站”开门迎客

  李曼斯 羊丽辉

  靳水之畔,人们循着伟人足迹,来到刘少奇故里花明楼。

  6月20日,花明楼景区“红色驿站”正式开门迎客,为游客提供文明宣讲、志愿活动、信息咨询等服务。

  人流往来间,这间“红色驿站”里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镜头一:

  上午11时,一场喜雨从天而降。几名游客推开“红色驿站”的大门,急匆匆地抖落身上的雨水。

  她们先是点了两杯红豆奶茶,随后在一张靠窗的空桌坐下。

  经交谈,得知她们来自雨花区左家塘街道,来刘少奇故里参加党建活动。

  “我们看到这个驿站好像环境不错,正好进来躲躲雨。”孙女士说,“景区里有这样一个地方,游客会方便很多。”

  说话间,大门被接连推开,驿站里越发热闹起来……

  雨天逢屋檐,生活小确幸。

  环视“红色驿站”,这里分区明确:志愿服务站、休息区、图书角、饮品区、特产展销区等一应俱全。游客来此,可免费享受医疗救助、问题咨询、无线上网、产品充电、针线包等服务。如遭遇突发困难,驿站志愿者将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作为党群志愿服务中心,“红色驿站”还将在周一至周五,根据各类主题,设置文明宣讲、信息咨询、志愿服务等活动。

  镜头二:

  骤雨渐停,一对银发夫妻起身,来到志愿服务站前。他们拿着一张驿站的宣传地图问志愿者:“同志,请问这上面说的‘红动时空’主要是看些什么,需要门票吗?”

  “您好,‘红动时空’里还原了刘少奇同志工作生活过的场馆和设施,在参观游览的同时,还可以体验沉浸式微党课。”志愿者翻开宣传册介绍:“那里还有‘乡村会客厅’‘老地方’‘老屋里’等景点,您要是有时间,都值得去看看。”

  跟随老人的脚步,我们来到了“红动时空”影视文化情境体验区。此时,大厅里已有十余名游客正在体验红色微党课。现场光影交叠,硝烟四起,枪声彼伏,如身临其境。

  “这是我们第3次来到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没想到这里活动越来越丰富,非常好!”听完一节微党课,邓国辉心情激动,竖起了大拇指。

  “红动时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的建成,是花明楼镇党委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基地位于花明楼镇炭子冲村,距离高速出口1.2公里、刘少奇故里景区2.5公里,占地55亩;建有服务中心、多媒体会务区、红色影视文化展区、情境演绎区(多功能厅)、乡村会客厅、户外研学活动区、老地方、老屋里、户外拓展区等九大功能区,集党性教育培训、中小学生研学、红色文化情境体验、农耕文化展示于一体。

  镜头三:

  沿着“红动时空”往前行进,道路尽头坐落着一处与刘少奇故居几近一致的老房子。这处建筑是拍摄电影《共产党人刘少奇》时,1:1.5复制还原而来。“红动时空”将这栋房子利用起来,称其为“老屋里”。

  走进“老屋里”,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吃着农家饭,品尝土特产,大堂里、包厢内坐满了食客。

  来自长沙的游客卓先生笑着说:“在刘少奇故居的‘老屋里’吃饭,味道硬是不一样。”他说能找到“宝藏”餐厅,也是多亏了“红色驿站”的志愿者,“下次再来花明楼,就知道该在哪儿吃饭了。”

  在宁乡方言中,“老屋里”有故乡之意。在“红动时空”的“老屋里”,以堂屋为界,右边是书屋、茶室、部分影视场景体验区、农耕文化展示区,生动还原了刘少奇同志在那个年代的生活场景;堂屋左边设置了农家美食体验区,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最地道的花明楼美食。农耕文化展示与农家主题餐饮在“老屋里”实现完美融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