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5月1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工业锅”炒香“农业菜”抢占产业发展新风口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万丽君

  说起“湘菜”,不少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辣椒炒肉、剁椒鱼头等湘味代表菜。但实际上,具有“湖南味道”的预制菜也正在慢慢走上百姓餐桌。日前,湖南印发《落实“稳增长”20条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谋划布局预制菜产业链,支持预制菜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者餐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章节中,专门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上海、四川、广东等地也纷纷出台文件,加强产业引导,强化政策扶持,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地集中发力预制菜产业新赛道,既有顺应消费需求升级趋势、抢抓新型消费风口的现实考量,也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长远布局。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特色食材资源丰富。洞庭之南的风土人情,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湘菜文明;湘江河畔的人文支脉,积淀了湘菜深厚的文化底蕴。身处产业发展的风口,已有不少湘企闻声先动,合力“炒香”预制菜。前不久,胡润研究院发布《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湖南有8家企业上榜,上榜企业数量位列全国第六;其中浏阳的聪厨、长沙的绝味食品2家企业进入榜单前十。可以说,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湖南有基础、有优势。

  发展预制菜产业,被称为“用工业锅炒农业菜”。从田间地头、山河湖海到日常餐桌,一道预制菜品要经历耕种(养殖)、收获、加工、包装、存储、运输等多道工序,产业发展涉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市场消费等多个环节、多部门。这也意味着,要让湖南味道走得更远,在预制菜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不能仅仅停留在农业发展的旧思维,而是需要参考工业化、市场化的手段,在建设预制菜创新平台、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培育示范企业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放在更大的视野里来看,预制菜产业发展的需求,就是湖南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应该发力的方向,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潜力所在、动能所依。当下,我省农业“种养”和“销售”领域发展相对成熟,但产业链条较短,联农带农能力不强。以预制菜发展为模板,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补的是农业发展短板,强的是农产品竞争力,释放的是乡村产业发展潜力。

  “不吃辣椒不革命”,曾是湖湘子弟引以为傲的“标签”。湘菜里,不仅有香辣鲜美的湖湘味道,也饱含着开拓进取的湖湘气质。在深耕产品质量上厚积薄发,在完善产业链条中奋发有为,湖南定能在预制菜这片蓝海中“乘风破浪”,闯出一番新天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