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2月1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乘势而上 聚力前行
——湖南农信2022年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年12月15日,湖南农信新版手机银行、福祥e支付上线。

  浏阳农商银行金融村官为农户春耕备耕提供金融服务。

  江永农商银行员工新春走基层。

  (本文图片由湖南省联社办公室提供)

  樊 杰  洪 樱  黄利飞 

  助三农,兴百业,普三湘,惠万家。

  过去的2022年,是极为重要、极不平凡、极其难忘的一年,全省农信系统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加强政治建设,聚焦服务大局,扎实防化风险,加快创新发展,交出了一份提振信心的新答卷。

  这一年,湖南农信新增存贷款双双突破千亿元,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连续八年保持全省存贷规模最大、客户数量最多、网点分布最广、纳税贡献最大的金融机构地位,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新答卷。

  这一年,湖南农信实现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过百亿,实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七个一”示范工程,正式组建乡村振兴金融部,有力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新答卷。

  这一年,湖南农信创新“个人碳账户”“生态资源贷”“排污权质押贷”,努力用绿色金融的力量让家园更美好,交出了一份靓丽生态的新答卷。

  服务乡村振兴有力有效,涉农贷款余额超5800亿元

  湖南农信因农而生、伴农成长。

  当下,“三农”工作重心已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对新变化,作为地方金融排头兵、农村金融主力军、普惠金融领跑者的湖南农信,如何守稳农村主阵地,谋求发展主动权?

  2022年,湖南农信进一步回归本源,聚焦主业,围绕现代农业重点领域推出新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9月3日,一笔用于黄牛养殖的20万元“福祥乡村振兴卡—农担担保贷”资金成功进入新晃侗族自治县永东家庭农场金永东的账户。这是湖南农信系统首笔落地的“福祥乡村振兴卡—农担担保贷”。这一新担保金融产品,有效地助力了农村产业向好向优发展。

  不久后,湘潭天易农商银行乌石支行为从事农业土地综合治理的董争光,成功发放3年期“惠农担-农田建设贷”90万元,为从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主体解决融资问题提供了融资样板。

  以金融产品为载体、金融服务作支撑,2022年,湖南农信对标乡村振兴14个示范创建县和15个重点帮扶县,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七个一”示范工程,打造20个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在株洲、浏阳、汨罗、汉寿、武冈等市县进行农村三权抵(质)押贷款创新试点,上线“三资”监管平台,全面服务“村社分账”改革。

  2022年,湖南省农信联社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乡村振兴金融部,组建专职团队、配备专业力量,负责统筹全系统服务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政策研究、组织推动、对外合作等工作;各农商银行成立乡村振兴专门部门或条线,明确专人负责,提升执行力。

  湖南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张世平介绍,根据《湖南农信系统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全系统对内引导各项资源重点向乡村振兴领域倾斜,对外积极开展政银战略合作,共同推动省内乡村振兴相关重要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发展落地。

  尽全力、促聚力、成合力。2022年,全省农信系统投放春耕生产贷款共130亿元,发放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贷款达473亿元,发放稳粮保供贷款247亿元,发放生猪产业贷款61亿元。全系统涉农贷款余额5803亿元,比年初增加558亿元,增长10.6%。

  稳经济大盘显担当作为,普惠金融积厚成势、蓄势而发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稳”字当头,2022年,全省农信系统一系列含金又含情的金融支持政策从纸上落到账上,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强力支撑。

  稳经济大盘,关键在稳产业发展。湖南农信若干政策措施,聚焦于产业做大做优——

  积极对接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专精特新”中高端制造业企业,下发重点项目、企业目录,积极支持重点项目落地建设、重点企业稳产增产、产业园区发展壮大。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全省农信系统重点制造业企业贷款余额294亿元,比年初增加36亿元;重点科技企业贷款余额210亿元,比年初增加24亿元;重点外向型企业贷款余额54亿元,比年初增加12亿元;重点实体经济项目贷款余额38亿元,比年初增加9亿元。“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座谈会签约项目累计拨付落地192亿元,比年初增加33亿元。

  稳经济大盘,重在稳市场主体。面对2022年的风高浪急,全省农商银行积极寻求逆势突围、转型升级的同时,全力以赴、不负使命,让“支农支小、支微支民”的旗帜在广袤沃野上高高飘扬。

  长沙农商银行不断培育和壮大中小微企业客户群体,“拓优计划”与“星火计划”累计服务超5000户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超170亿元。坚守“小”的经营定位,突出“亲”的经营方针,巩固“稳”的经营格局,普惠金融“浏阳模式”,入选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株洲农商银行金融服务进园区,为小微企业贴身打造信贷产品……

  通过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暖春行动”,用好用足阶段性减息等小微货币信贷政策等,全系统去年累计为393亿元贷款办理无还本续贷,为359亿元贷款办理延期还本付息,全年向中小微企业让利24亿元,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增效明显。

  小平台,大舞台;小业务,大规模;小细节,大作为。

  过去一年,湖南农信普惠金融积厚成势,蓄势而发,全系统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96亿元,比年初增加519亿元,增长13.6%;民营企业贷款余额4653亿元,比年初增加516亿元,增长12.4%。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指尖上的银行

  从“上山下乡走村串户”到“数据科技赋能整村授信”,从“物理铺点、人海战术、线下服务”到“数据先行、科技赋能、线上线下融合触达”……

  2022年,湖南省农信联社成立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理事会信息科技委员会及办事机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

  湖南省农信联社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主任黄向阳介绍,根据湖南农信《“十四五”金融科技专项规划》,过去一年,互联网金融业务核心系统、福祥云平台等一批基础应用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新版手机银行、福祥e支付顺利上线投产。

  “移动优先”战略顺利实施,纯线上房抵贷、公积金贷等线上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部分市州和农商银行成功上线“线上快贷”。

  “福祥e站”突破10000个,基本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

  在桂阳,七旬老人点赞:“‘福祥e站’是个宝,走出家门十来米,就能交社保。”在汨罗,乡亲们饭后遛弯或者下地路过,就可以办理存取款、查询、转账等业务;在炎陵,“福祥e站”是老百姓的贴心服务站……

  我们看到,湖南农信充分发挥自身“三农”金融数据资源优势,打造善感知、善分析、善经营、善服务的“智慧农信大脑”,用数据触发业务创新,用数据赋能金融生态,让遍及城、乡、村的用户在指尖之上、方寸之间,便能享受到有温度、有速度的数字金融服务,也为乡村振兴、“三农”发展插上了数字的翅膀。

  好风凭借力,用数正当时。当下,湖南农信正加速驶入数字化转型快车道,着力发挥数据新型要素作用,加快数据、科技的双轮驱动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统一涉农数据标准,实现数据统一复用共享,用数据为客户创造价值,用数据为企业降本增效,用数据为社会经济赋能增值。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