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湘江周刊·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2月10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虚构作品的文字实验
——谈谈《热烈喝彩》

  陈文韬

  打开《热烈喝彩》的书稿时,我是有些震惊的。张发财出过不少历史畅销书,但我没想到他会创作一部小说。经过一年多的编校、审稿、设计,张发财的这部小说终于出版了,回首这一段经历,就像是跟着张发财一起进行了一场虚构作品的文字实验。

  张发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发财是一个有趣的人。在互联网1.0时代,网络上曾不时出现脑洞大开的“杜蕾斯飞机稿”,并迅速引起全网转发,让网民们惊叹“广告还能这么做”,其实,这些都是张发财一时兴起的游戏之作。后来,张发财又在微博上创作历史段子,同样以天马行空的奇特思维、风趣幽默的表达方式,赢得了大家的追捧。

  著名导演陈晓卿评价张发财说:“张发财善于在历史的犄角旮旯里找出所谓的硬货。这些故事往往有着惊悚的外观,比较离奇,并且完全超出一般人的知识储备范围。这与发财平时阅读的芜杂有关。他在传统正史里寻找死角,在史学论文网站发现兴奋点,在历史笔记与个人回忆录里考证真伪,在中外史料里构建某种有趣的关联。”

  这一评价显然是贴切的。张发财出版了大量的历史作品,包括《一个都不正经》《大家都很2》《历史就这七八样》等,都是对历史冷知识的挖掘,足以颠覆大家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

  《热烈喝彩》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张发财的设计善于解构、联想、嫁接,把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强行组合到一起,却能产生奇特的效果。张发财将他的这种天赋用在了文学创作上,同样带来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张发财的新作《热烈喝彩》,便是一场脑洞大开、颠覆规则的文字实验。

  《热烈喝彩》是张发财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清朝末年的冰城哈尔滨的荒诞故事。中国大街巡捕房探长鲍万调查刺杀铁路督办大臣未遂案件时,将嫌疑对象锁定为哈尔滨富商之子陈牧之,并对陈牧之进行跟踪与抓捕,由此展开了一段阴差阳错的追捕与反追捕的荒诞之旅,引出了三教九流的众多人物和一系列光怪陆离的情节。

  《热烈喝彩》延续张发财一贯的诙谐有趣的写作特色,处处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编校《热烈喝彩》也是一场实验

  《热烈喝彩》的前半部分具有一定的悬疑与推理色彩。如何对故事进行布局,如何一步步推进剧情,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在编校过程中,我与作者反复沟通,希望能找到最好的呈现方式,经过作者对文本几次大的调整,最后才得以定稿。

  《热烈喝彩》大部分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的哈尔滨,作者对当时哈尔滨的街道、建筑、重大事件、风土人情等相关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搜集与吸收,我们在编校过程中又进行了反复核对,做到尽量准确无误。比如,今天哈尔滨的中央大街,在当时叫作“中国大街”;又如,当时哈尔滨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鼠疫,在书中也有提及。

  《热烈喝彩》故事的时间设定在清朝末年,我们希望在书籍整体设计上也能体现出民国的感觉。因此,内文选用偏黄的纸张,营造出经过时间洗礼的泛黄的旧书本的感觉;封面通过插画呈现清朝末年电影院的场景,与书中的内容进行呼应;书籍的开本也参考清末民初常见的规格,采用32开的小巧开本。

  广西文联主席、著名作家东西评价《热烈喝彩》说:“我以为张发财只拥有讲短故事的超强才华,但看了《热烈喝彩》才知道他讲长故事同样精彩。他把写短文的天赋一寸一寸地挪到了写长篇小说的工作里,幽默尖刻阴魂不散,情节惊奇扑面而来。他用过去问候现在,又用今天调侃历史,读罢令人不得不深思。”

  著名作家阿丁说:“历史的车轮扭成麻花状却依旧可以滚动到一个匪夷所思的拐点——你之荒谬,他之正常,就如同叫‘张发财’的人兴许永远发不了财,‘热烈喝彩’的欢娱之下,很可能藏着轮回般的绞痛与伴生无力感的荒诞不经。”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愿每一位捧起这本小书的读者,都可以从中得到自己的收获。

  (《热烈喝彩》,张发财 著,岳麓书社出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