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湘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1月1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在青石湾

  林日新

  我的家乡青石湾是雪峰山东麓的一个小山村。

  村子地处丘陵,背靠大山,左右也皆是高山。正前方是一片田垄,不大,约一百来亩。但这些田大多是些冷水田,山浸水多,阳光不充足,庄稼长势不太好,作物的收成很难维持村民的基本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村里的成年男人大多靠一挑货郎担养家糊口。他们翻越雪峰山,走湘西,上贵州、下广西;穿侗寨、过瑶岭、闯苗乡,收鸭毛、兽皮,用针线货换药材、山货,再到古镇高沙市销货,兑成现钞……

  改革开放后,村里年轻人相继南下广东闯世界,村子里成了老人、孩子的天地,人们戏称是“9961部队”(“99”指老人,“61”指儿童)。因为缺少劳动力,上世纪80年代种植的雪峰蜜橘一年稀疏一年,最后只稀稀拉拉剩下几棵,每年结的果子大多是酸不拉叽的,不仅卖不了钱,村民自己都不喜欢吃,任果子在园里傲雪斗霜,自然掉落、腐烂。村里的中学生说,“落红(果)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俗语云:“要想富,先修路。”

  十年前,村里外出打工的青年们苦于青石湾人出入不便,常年要靠两足爬山过界,肩挑手提,有人起头,发起捐款修路的倡议。于是,你一千,我三千,他五千……不到十天便集起了十万元。恰巧,当时,政府有一个“村村通路”的扶贫项目,村支书又为村民争取到了三十万元。经过修路队一个多月的辛勤劳动,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公路就建成了。从此,村民改变了手提、肩挑、马驮运输的历史。

  公路修好后,向往美好生活的村民们相继从山外运来红砖、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于是,一幢幢精致的小别墅矗立在青山绿树之中。后来,又引来了山泉,装上自来水,屋顶上还装有太阳能,院子里修有沼气池……一些村民过上了幸福、宁静、惬意的农家生活。

  九年前,村里的一个学果木专业的大学生阿斌想回乡创业,打算承包村里原来的蜜橘园。他父母想不通,坚决反对,说:“别人考大学是为了跃龙(农)门,你居然想回乡种木,太丢人了!”阿斌劝父母:“学以致用。我学的是果木专业,家乡有这么多的果园,正好可以施展我的才华。”村支书听说后,大力支持阿斌,不仅出面劝通了阿斌父母,还为他担保贷款十万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

  如今,阿斌的果园里种植有蜜橘、火龙果、葡萄、猕猴桃、黄桃等十多种水果,每年收入几十万元。此外,他还种有一大片金钱柳,其芽叶可以炮制成青钱柳茶。茶厂正在紧锣密鼓地修建之中,估计今年投产,到时,可以招收二十多个工人,让乡亲们就在家门口打工挣钱,为不少家庭解决令人棘手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后来,村里又有几个青年回乡创业,有养鸡养鸭养猪的,也有加工饲料,也有成立建筑公司的……山村一下成了创业的热土。

  去年夏,建设最美乡村的春风也吹到了青石湾。村支书把这个喜人的消息带给村民:“希望乡亲们有钱的捐钱,有力的出力,建设最美院落。”阿斌当即表态:“这是一件功在当世、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我捐十万!”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得知消息后,也纷纷打钱到村里的公益账号里,不上三天,一个仅五十户的小山村就有四十人次捐款,总金额达三十多万元,远远超出村干部的预期。建设工程很快就在村支书的领导下,井然有序地开始了。

  如今的青石湾,幢幢小楼焕然一新,条条道路平坦宽阔,坡坡堤坝绿草如茵,家家院落繁花似锦……如世外桃源一般。

  青石湾这十年的变化,是我们国家无数个山村的缩影。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