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大道向前 弦歌奏新声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8月1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跃上层楼满目新
——娄底举行经济社会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

  周 俊 曾 峰 李嘉儒

  8月16日,娄底市举办“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娄底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经济社会发展专场,总结十年来,娄底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果,全力推动中部地区“材料谷”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娄底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经济“跃”上新台阶、小康“暖”出新温度、转型“谱”出新华章、城乡“秀”出新面貌、生态“绘”出新画卷、改革开放蓄能“迸”出新活力。

  中部地区“材料谷”强势崛起

  2021年,娄底将建设中部地区“材料谷”作为一号工程,充分发挥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两大产业”的主导作用,统筹推进先进陶瓷材料、现代农机装备等8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协同发展,抢抓硅钢产业快速发展的窗口机遇,围绕“延链、成网、优环境”,加快产业集聚,做大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

  目前,娄底的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已成为全国首批66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精品钢材及薄板深加工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与娄底(新化)先进陶瓷制造业产业集群、双峰县农机产业集群共同入选全省重点培育的17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2021年,全市1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已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5户,共实现营业收入2233.3亿元,同比增长32.6%;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3%,高于全市平均增速8.5个百分点。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4.9:55.1:30.0调整为11.2:39.6:49.2。2012年来,全市累计淘汰落后产能规上工业企业260余家,产能2000多万吨,钢铁新材产值突破千亿,拥有百亿级企业3家,钢铁销售实现从“论吨”“论卷”“论片”的新跨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至27.5%。

  高质量发展“跃上层楼”

  作为全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曾是娄底工业的标志。按照“传统产业高新化、特色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思路,娄底实现了从传统老工业基地到国家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转变。

  一方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为全市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其中累计关闭煤矿478处,淘汰煤炭产能2118万吨;另一方面,找准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着力点,努力建设中部地区“材料谷”,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同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全市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提升至1.79%,年均增长11.54%,高新技术企业达288家,年均增长21.48%。目前,已拥有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中分中心在内的省级以上研发机构72个,省级以上“小巨人”企业105家,其中国家级17家。出台人才新政“36条”,聚力建设全省人才副中心城市。

  202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579.3亿元,年均增长7.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90户,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323户,过十亿元企业24户,过百亿企业3户,规模以上企业户数和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财政调控“致广大、尽精微”

  十年来,娄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统筹一切资金资源,下好财政调控先手、巧手、妙手棋。

  政府投资力度前所未有——2018年至2021年,全市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5.36亿元,有力支持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减税降费力度前所未有——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为主旨,全力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该给的给最优、该减的减到位、该降的降到底,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42.39亿元,取消、停征、降标收费项目107项,坚决做到“清单外无收费”。

  撬动社会资本力度前所未有——不断完善产业投资基金、政府融资担保、农业信贷融资担保、PPP等政策工具,为市场主体发展“输血造血”,截至2021年底,累计撬动各类社会资本225.8亿元。

  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娄底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腾出更多财政资金资源,补短板、兜底线、办实事,擦亮“幸福娄底”民生底色。全市民生支出累计超194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稳定在70%以上,年均增长近8.9%,着力解决好就业岗位、上学座位、医疗床位、养老点位、停车车位、如厕厕位等民生实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全市财政部门闻令而动、尽锐出战,统筹资金6.7亿元,支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及疫苗接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发展安全。

  新闻发布会上,娄底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曾晚生,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梁小兵,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应泉,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聂肖亚,国家统计局娄底调查队纪检组组长张学军,介绍有关情况并分别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回答了有关提问。发布会由娄底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吴小阶主持。

  问:娄底市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主要措施和成效有哪些?

  答:一是强化组织实施,成立由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材料谷”建设指挥部,由市领导担任召集人的指挥部办公室、工程部、招商部三个工作专班等工作机构。二是重点做好政策统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化资金保障和土地供给、坚持绿色低碳、畅通物流通道等六个方面的要素保障。目前,“材料谷”已集聚规模以上企业276家,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2%。钢铁新材产业链产值突破千亿级,百亿级材料企业达到3家。VAMA二期、涟钢磁性材料、1580线、浙湘新材二期、宏旺硅钢等一批硅钢研发生产企业开工建设,宏旺电机、重庆望变、正威铜线铜缆生产基地等一批配套生产企业即将落地。

  问:娄底为加快推进硅钢产业高质量发展做了哪些工作?

  答:编制《娄底硅钢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全市硅钢产业的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发展布局、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力争到“十四五”期末,构建“一核一龙头四园区多基地”的硅钢产业发展格局,形成硅钢成品产能400万吨级生产规模,把娄底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硅钢生产基地,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电机、电器、变压器生产基地,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同时,加大投资,建设重大项目,打造全国重要的硅钢产业基地;加强保障,营造良好环境。

  问:如何通过“五经普”来展现娄底经济社会变化?

  答:统计部门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娄底市统计局先后组织实施了全市“三经普”、“三农普”、“四经普”、“七人普”等4次大型普查。十年来,娄底市场主体数量呈爆发式增长。2021年,全市市场主体数量由“三经普”时期的12.81万户增加到29.13万户,其中“四上”企业从 1493户增加到2370户。“五经普”将全面摸清娄底市经济社会发展“家底”,对于全面了解新时期全市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特征,深化统计现代化改革,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问:娄底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2021年,娄底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010元,比2012年增加13497元,年均增长9.6%。2021年娄底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2678元,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1.4%。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2%、10.6%,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从2012年的2.71缩小到2021年的2.22。娄底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异系数由2013年的0.44缩小至2021年的0.38。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