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18日讯(记者 曹辉 通讯员 张灿强)“救父之恩,终生难忘。如果没有李老师的爱心之手,我父亲肯定得不到一个及时的抢救,后果不堪设想。李老师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我们有这样的好老师是这个社会之福……”今天10时35分,记者收到这样一条长长的手机短信。
短信是前段时间遭遇车祸受重伤的老乡皮祖德的儿子皮长泉发来的。皮长泉说:“本该登门致谢的,因时间太紧,昨晚我已离开湖南北上打工,还是先通过最先报道李老师事迹的《湖南日报》,向湘潭大学和恩人李老师表达我们全家的感激之情。”
皮祖德自7月5日出院后,在家休养已10来天,伤情有了很大好转,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了。
皮长泉对李恒白的救父之恩念念不忘:“李老师是个热心的好人,他不仅救了我父亲,还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如果将来遇到类似我爸这样的情况,我一定会向李老师学习,义无反顾地上前去帮助别人!”
本报自6月30日以来连续刊发报道,使湘大教师李恒白热心救人的事迹在全国产生了强烈而持续的反响。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分别以专题形式报道了救人事迹,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商报》以整版篇幅报道,读者、网民为李恒白的救人善举点赞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