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健康·要闻

第03版
健康·服务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0年02月11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疫情之下
如何提升心理免疫力?

    自今年元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城市村庄被封锁、公共交通被迫停运、禁止扎堆、假期延长……各种消息铺天盖地,个人接受信息量严重超载,而每天不间断的新闻报道、实时数据、救援信息让本就紧张的神经变得更加敏感易焦虑,个别恐慌、疑病等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滋生。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不良心态也会影响人体自身免疫能力,削弱抵抗病毒的战斗力。那么,在疫情之下,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提升自身免疫能力呢?

    悲观消极情绪

    易降低机体免疫力

    由于获取信息的便利性,普通民众过多接触有关灾难的新闻报道,可能引发替代性创伤。面对疫情,看到每天公布的数据,人会紧张、焦虑、恐惧、疑病,甚至在看到小道消息后,出现对传染来源和干预措施的抱怨、愤怒,对病毒得不到消灭的无助和绝望,变得悲观易激。极个别人过于担心感染,对身体各种感觉会特别关注,将身体的任何不舒服与“疫情”联系起来。个体遭受精神刺激和压力后,会促使躯体器官出现一定的生理反应,比如不自主的心慌、胸闷、头痛、盗汗、易疲倦、食欲下降、睡眠变差,严重者可能出现血压血糖升高、月经周期紊乱等情形,从而让人更加主动关注和搜索各种负面消息,最终让自己陷入恶性循环,降低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

    不同群体

    学会不同减压方法

    一个人的情绪认知,主要是受精神意志控制。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用坚强的精神意志去控制它。其中,两类群体需要特别关注。

    第一类是家有新冠肺炎治愈、确诊或疑似病例的患者本人、病人亲属以及被隔离小区的居民们。

    首先要学会理解、接纳和允许自己焦虑,要科学地意识到这种焦虑是一种正常情绪反应,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随着情境的不同一定会慢慢地下降;其次要学会宣泄,通过诉、写、哭、吼、动、唱、想等七字诀来排解不良情绪;再次要学会深呼吸放松、音乐放松、轻微运动放松,学会在冥想中畅想未来、想象美好事物;然后进行认知调节,具有消极思想的人一般更加关注网上的负面新闻,要不断自我良好暗示宽慰激励,写些小纸条,给自己每天布置一些小任务,放到自己能随时看到的地方,一旦完成小任务就小小奖励自己,同时尽量少看让自己不愉快的负面新闻,尽量不接触它们,让自己树立信心,明白一切终将过去。

    对于病人的家属,有心慌、痛苦、失眠,担忧生病的亲人,在配合社区和疾控部门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和检测措施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必要的心理调适,要想象美好的自然事物,寻求良好的社会支持,做一些适合家里做的健身操,与家属朋友邻居玩玩线上游戏、举办线上晒美食或微信群卡拉Ok大赛、成语接龙大赛等等,让自己从不良情绪中彻底解放出来。

    而对于居民区内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小区隔离居民们,他们是非常需要社会认同度的一类群体。有很多曾做过隔离楼栋疫情心理干预的心理专家们表示,他们最常说的就是“我们被隔离暂时还能忍受,但外面的人把我们当老虎当瘟神,我们就非常烦躁非常痛苦”。的确,对于这一类群体,首先要树立他们的信心,让他们有坚定的信念,知道“绝对没问题,一切终将过去”。其次最重要的是不能让他们感觉到社会对他们有歧视心理。最后通过种种应对办法让他们不把关注点总放在疫情上,从而安心居家。

    第二类是推迟开工开学的普通民众。他们普遍焦虑烦躁,甚至不满。

    这类群体,应该认识到这段居家生活也是一段难得的安静时光,可以用这段时光好好地沉淀自己,去钻研一门新技能、写下一些新体会。人生有涯学无涯,这段时光何尝不是让浮躁的人们慢下脚步来,慢慢品味亲情爱情,细细品味人生真谛的时光?疫情让不少喜欢热闹或需要走亲访友、游玩会客的普通民众被禁足在家,这也可能会引发一些不满情绪。我们呼吁政府、呼吁更多的心理咨询师们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及时发现身边现象,多做身边人的心理疏导工作。同时大家也要多正面思考,相信我们的政府,相信我们的医务工作者,疫情终将会被打败。作为普通市民,我们要配合政府的号召,服从疾控中心的安排,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不扎堆、不传谣、不信谣,潜心做点自己喜欢的事,确有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就是对社会对抗击疫情最大的贡献。

    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张亚娜  喻芳

    相关链接

    替代性创伤

    “替代性创伤”是一个心理学词汇,指在目击大量残忍、破坏性场景之后,损害程度超过其中部分人群的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通常都是出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精神崩溃。替代性创伤高发的群体为灾后救援人员、心理治疗师、社工等。但由于媒体的发达,普通大众如果过多接触有关灾难的新闻报道,也可能引发替代性创伤。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48 13973122817 13808469230 传 真: (0731)84326211 订报热线: (0731)84326226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健康·要闻
   第03版:健康·服务
   第04版:健康·资讯
   第05版:家庭医生
   第06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
   第07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
   第08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
疫情之下
如何提升心理免疫力?
教你长期隔离不焦躁
回家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