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曾与天花、惊风、疳积一起被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历代医家也曾对麻疹的治疗和预防进行过精勤钻研探索。早在北宋时期,被誉为“儿科之圣”的钱乙就在其著作中详细记载了本病的症状和治法;明代的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首次记载用乳汁调服煅制后的新生儿脐带来预防麻疹的方法。
患者是该病的唯一传染源,患者的眼结膜、鼻、咽、气管的分泌物以及尿和血中都含有病毒,可通过喷嚏、咳嗽或说话时借飞沫直接传播。麻疹初期的表现与感冒类似,3~5天后,患者全身上下可遍布暗红色斑丘疹,而口腔麻疹站膜斑是该病的特征性表现;再过3~5天,烧退疹消,皮肤可出现脱屑和遗留浅褐色色素沉着,1~2周后消失。
祖国医学在治疗麻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经典的论述有三:一曰“麻不厌透”,即麻疹初期贵在宣表透发,疹不透则烧不退,常选宣毒发表汤,也可用香菜擦身来帮助出疹;二曰“麻为阳毒”,指麻疹极期重在清热解毒,毒不清则恐生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常选清解透表汤;三曰“麻喜清凉”,谓麻疹恢复期宜养阴益气,因为元气大伤,气阴不补则体质难以恢复,常选沙参麦冬汤。
预防麻疹最主要的措施是积极进行预防接种,其次是对麻疹患儿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从而控制传染源,另外,在冬春麻疹流行期间,家长勿带孩子去拥挤不堪、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
儿科 刘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