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育儿宝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健康·要闻

第03版
健康·服务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防新生儿呛奶
把握喂奶时机

    新生儿、婴幼儿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发生呛奶,如呛奶引发窒息,后果更是不堪设想。那么,宝宝突发呛奶该怎么办呢?新手爸妈一定得学几招。

    婴幼儿为何易发生呛奶?

    人的咽喉部有一块会厌软骨,相当于食道和气管的“分路者”。当我们吸入空气时,会厌软骨会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食物时,一方面会厌向下,另一方面喉上升,气管被会厌软骨盖住,使得我们吞咽的食物可以顺利进入食管,而不进入气管。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会厌软骨很容易发生功能紊乱,使原本应该进入食道的奶进入气管而引发呛奶,轻者发生严重呛咳,重者可能出现颜面青紫,全身抽动,呼吸不规则,吐出奶液或泡沫、鲜血、黑水等,甚至引起窒息。

    如何预防呛奶?

    1.把握适当的喂奶时机  父母不能在婴幼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也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否则宝宝会因吃得太急引发呛奶;若宝宝吃饱了,也不要再勉强,强迫喂奶也容易引发呛奶。

    2.把握正确的喂奶姿势  母乳喂养时,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即上半身与水平成30~45度角,最好不要躺在床上喂奶,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更不能平躺,奶瓶底应高于奶嘴,防止宝宝吸入空气。

    3.控制流量  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应用手指轻压乳晕,以减缓奶水的流出速度;使用奶瓶的注意奶嘴孔不可太大,判断奶嘴空是否过大,以奶瓶倒立时,奶水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即可。

    4.注意观察宝宝反应  妈妈哺乳时,注意乳房不可堵住宝宝的鼻孔,一定要边喂奶边观察宝宝的表情,若宝宝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围变色发青,应立即停止喂奶。对发生过呛咳的婴幼儿、早产儿应严密观察,或请医生指导喂哺。

    5.及时排出胃内气体  喂完奶后,不可立即将宝宝放到床上,而应该将宝宝直立抱在肩头,轻拍其背部帮助排出胃内气体,最好听到打嗝声。将宝宝放床上后最好先右侧卧30分钟,再平卧,不可让宝宝趴着睡。

    呛奶后如何急救?

    宝宝呛奶程度不同,对应的措施也不相同。轻微呛奶时,可以让宝宝侧卧,脸侧向一边,用掌心由下往上轻拍宝宝后背;当呛奶程度较重时,应将宝宝双腿牢固夹于家长大腿根部,一手呈“V”字形卡住宝宝下巴,保持宝宝气道畅通,然后让宝宝身体前倾,保持臀高头低姿势,另一只手空掌心由宝宝臀部向头部方向有力拍击整个后背,使呛入气管内的奶流出来。

    当呛奶严重引起宝宝窒息时,家长迅速跪下或坐下,并将宝宝放于家长膝盖上。如方便,可靠将宝宝衣服脱去。宝宝面部朝下,头部略低于胸部,让宝宝头部靠在家长左前臂,用手托住宝宝的头部和下颌(注意避免压迫宝宝喉部软组织),家长前臂靠在膝盖或大腿,支撑宝宝。家长用手掌根部,在宝宝的肩胛之间用力拍背5次,每次都用足够的力量拍打,以尝试清除异物。

    在进行5次拍背后,家长空手放在婴儿背部,用手掌托住宝宝后脑,将宝宝完全抱在家长的两臂之间,用一只手掌托住宝宝脸部和下颌,另一只手掌托住宝宝后脑。小心托住宝宝头颈,同时将宝宝全身翻转过来,使宝宝面部朝上,家长的前臂靠在大腿上,确保宝宝的头部低于躯干部位。

    在宝宝胸部中央的下半部提供最多5次(每秒一次的频率)胸部快速按压,按压时(用并拢的手指)需用足够的力量来达到清除异物的目的。重复最多5次拍背和最多5次胸部快速按压的程序,直到异物清除或宝宝变得有反应。在上述家庭抢救的同时拨打120呼救,或就近到正规医院实施抢救。

    华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48 13973122817 13808469230 传 真: (0731)84326211 订报热线: (0731)84326226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健康·要闻
   第03版:健康·服务
   第04版:健康·要闻
   第05版:健康·关注
   第06版:健康·人文
   第07版:医学前沿
   第08版:饮食营养
   第09版:生活百科
   第10版:中医中药
   第11版:中医中药
   第12版:育儿宝典
   第13版:女性保健
   第14版:药械指南
   第15版:养生健体
   第16版:婚恋家庭
预防新生儿呛奶
把握喂奶时机
6岁以下儿童慎用洗鼻器
孩子“高低肩”
警惕脊柱侧弯
特殊的“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