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参加了一次特殊的捐赠仪式。捐赠人已经不在世了,据执行捐赠人介绍,已经离世的捐赠人曾祥辉、陈大鸣夫妇生前都是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医生,他们出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六十年代曾作为骨干跟随当时派来的苏联专家学习,文革期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甘肃二十年,他们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并双双荣获“嘉峪关市先进科学工作者”的称号。他们相继离世后,亲人依照两老的遗愿,把毕生的遗产30万元,捐赠给北京大学医学部,设立口腔医学专业奖学金,其生前的图书笔记资料,包括曾大夫治疗过的上千例口腔颌面部患者治疗前后的照片等宝贵资料,经过其亲人认真整理后,全部捐给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我参加的正是这次图书笔记资料的捐赠仪式。
执行捐赠人是陈大鸣老师的妹妹陈大白和她的爱人黄圣伦,陈大白曾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及北京市委教工委党委书记,其爱人黄圣伦也曾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二位老人都是八十多岁高龄,那天专程赶来我们医院参加这个捐赠仪式。陈大白在介绍姐姐姐夫的生前事迹时,多次表达了对曾陈二位夫妇所代表的那个年代的医务工作者的敬意。
据陈大白讲述,曾大夫少年时曾在教会中学读书,打下了非常好的英文基础,工作后非常喜欢看书,特别关注本专业国外新出版的英文版杂志或教材,经常去外文书店,久而久之,与书店老板熟悉了,待有新书出版,老板会打电话第一时间通知他。对这些书,他总是爱护有加,包好书皮,不在上面写一个字,看书的心得体会另外写在一个本子上,字写得漂亮整齐,天长日久,竟然积攒了几十本这样的“工作笔记”,曾大夫都把他们编上号。那些书经过几十年后,他的亲人在整理其遗物时,打开书皮仍然被保管得完好如新。
曾大夫用照片记录了病人诊治的全过程,留下来的相册就包含了上千例。每个病例,有治疗前后及过程中的照片,一些照片放在一起,编上号,旁边还备注着病人的病名、预后转归等信息,有的还分别标注拍摄时间,跨度甚至达几十年,童年治疗的病例,几十年后成人的照片居然也在。不禁好奇,曾大夫是如何获得这些照片的呢?他的亲人在整理这些图书笔记时,发现了一封被退回的信,是寄往北京市宣武门一住处,上面写着退回原因是迁址找不到人了。打开一看,原来是曾老写给他的患者的一封信,用红格信纸手写着:某某患儿家长,您的孩子四年前在这里治疗唇腭裂,现在情况怎么样?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照张近照发过来,信封里附上冲洗照片的钱,还有一个贴好了邮票的信封,信封上已经写好收信地址。到此,他的亲人明白了曾大夫是怎么收集到这两千多张照片的,从最初的黑白照,到后来的彩色照片,曾大夫生活的年代数码照片还没有普及,即便是胶片也是很昂贵的,况且信息传输也不发达,可以想像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与坚持!这种对待患者、对待事业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曾大夫夫妇留下来的图书笔记资料,或许有的已经过时,但是它们却把老一辈医护工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人文大爱精神传递了下来,这种精神穿越了时空,永远不会被时间的洪流掩埋。
作者: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宋代莹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