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医中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健康·要闻

第03版
健康·服务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抗秋燥 先辨温凉

    秋季天气干燥,也是由热转凉,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黄帝内经》曾记载“秋冬养阴”,意思是说,秋冬两季应当收养阴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长的规律,并为来年阳气的生发打好基础。

    秋季燥气当令,燥邪为患有两大特点,一是燥邪干涩,易伤津液;二是燥易伤肺,感受燥邪后易出现咽干鼻燥、咳嗽少痰或干咳无痰、皮肤干燥等症状。临床根据秋燥寒热性质不同,分为“温燥”和“凉燥”。初秋有夏日之余热,天气晴暖而干燥,燥与温热结合,称为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气候干燥,天气逐渐转凉,燥与寒结合,称为凉燥。两者在治疗上也有所不同。

    温燥一般发生在初秋,此时天气还比较热,感受燥热之邪可出现发热头痛、干咳少痰、心烦口渴,或气逆而喘等症状,舌淡红脉浮数。治疗以疏风清热、润燥止咳为主,方选桑杏汤——桑叶、杏仁、北沙参、浙贝母、豆豉、栀子皮、梨皮。热甚伤津较重者,可加天花粉、麦冬;咽干而痛者,可加射干、桔梗、甘草;痰黏难咯者,可加瓜蒌皮、前胡、麦冬。

    凉燥一般发生在深秋,深秋风寒之邪侵袭肺卫,可见咳嗽频频、痰液清稀、鼻塞流清涕、背心发冷、无汗、头痛、咽干唇燥、不发热或低热等,舌淡苔白,脉浮紧。治疗宜辛散温润、宣肺化痰,方选杏苏散——苏叶、杏仁、制半夏、茯苓、甘草、前胡、桔梗、枳壳、橘皮、生姜、大枣。表寒重加豆豉、牛蒡子;头痛甚加川芎、防风、白蒺藜;痰多胸闷加川贝、紫菀;表邪已去,久咳不止者加百合。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于兴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48 13973122817 13808469230 传 真: (0731)84326211 订报热线: (0731)84326226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健康·要闻
   第03版:健康·服务
   第04版:健康·要闻
   第05版:健康·资讯
   第06版:健康·人文
   第07版:医学前沿
   第08版:饮食营养
   第09版:生活百科
   第10版:中医中药
   第11版:中医中药
   第12版:育儿宝典
   第13版:女性保健
   第14版:药械指南
   第15版:养生健体
   第16版:婚恋家庭
六招改善卵巢功能
对抗秋燥 先辨温凉
什么是“四气五味”?
千家药方
唐“太医署”——世界最早的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