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科学家在探究癌症的基因根源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通过对33种最常见癌症超过1.1万个肿瘤样本的分析,一份关于癌症的“世界地图”正式上线。根据基因变异和表达的相似性,研究人员提出可以按照分子类型给癌症“归类”。这一研究成果为提高癌症疗法的疗效和研发新药物提供了路线图,预示着癌症治疗将出现重大突破。
在新研究中,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肿瘤学系计算生物学主任丁莉教授领导的团队对33种癌症、1万多个肿瘤病例的基因、表观遗传和蛋白质组学变化进行了分析,共确定约300个驱动肿瘤生长的基因,并发现其中一半以上肿瘤携带的基因突变可被现有疗法治疗。
这项于2005年启动的“癌症基因组图谱”大型研究发现,起源于同一细胞种类或属于同一系统的不同器官上发生的癌症,彼此之间存在相似性。
在研究之初,科学家们首先依照解剖学的角度,从人体的乳腺、肾脏、肺部等不同部位分离出了肿瘤的样本。随后,利用多种顶尖的技术平台,研究人员用细胞和遗传组成来对这些肿瘤进行进一步的区分。用已经显得有些陈旧的观点看,这些肿瘤来自33种不同的部位。但根据肿瘤的分子特征,它们实际上要被重新划分成28类。
发表在美国《细胞》杂志上的这一新研究提出的分类方法,颠覆了过去科学家对肿瘤的认知。新研究结果表明,许多看似不同的癌症,在根源上其实有着极高的相似性。举例来说,一些带有特定分子特征的类别,竟包括了25种(解剖学上)不同的肿瘤。这能让研究人员的目光透过肿瘤病发部位这一表象,直击癌症的最初根源。
丁莉说,这是首次对33种癌症背后的遗传学原因进行汇总分析,归纳总结。对于有些癌症,以前人们一直把它们当作完全不同的疾病进行治疗,例如,鳞状细胞癌可出现在肺、膀胱、子宫颈以及头颈部的一些肿瘤中。在传统方法中,这些不同部位的癌症被作为完全不同的疾病进行治疗,但通过研究它们的分子特征,科学家现在知道这些癌症是密切相关的。相反,有的癌症虽发生在同一器官,但可能属于完全不同的分子亚型。
不夸张地讲,这份“癌症世界地图”的项目是癌症研究领域的一大里程碑。论文共同作者、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查尔斯·佩鲁说:“分子水平上的新分类系统对临床有很大帮助,可以解释不同部位肿瘤的某些相似的临床表现。”
美国巴克老龄化问题研究所肿瘤学家克里斯托弗·本茨说,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可为开发抗癌新疗法提供希望,包括利用目前针对少数几种癌症效果显著的免疫疗法。“现在是重写癌症教科书的时候了,癌症分类发生了范式转换,要打破过去临床肿瘤学的桎梏。”本茨说。
(综合新华社、
《健康时报》《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