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服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健康·要闻

第03版
健康·服务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7年08月08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误吞异物 千万别信土方法

    日常生活中误吞鱼刺、鸡骨的例子不少见,然而近日,一位六旬广州老伯竟然吞下了一只不锈钢大汤勺。危急时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外科联合为老伯实施了“气管插管全麻行胃镜异物取出术”,不用动刀就成功将其胃中的大汤勺取出。

    据悉,66岁的李伯去年9月因脑外伤致脑出血,治疗后仍存在四肢乏力伴言语、吞咽困难,还伴有帕金森综合征、左顶枕开颅脑膜瘤病史。由于长期卧床,吃喝拉撒等日常生活全靠老伴照顾。一天,李奶奶喂饭时,将汤勺放在老伯嘴巴里含住,就转身去干别的家务。20分钟后回来,发现汤勺不见了,这可把李奶奶急坏了,赶紧将李伯送到了该院看急诊。

    影像学检查显示,汤勺果真在李伯的胃里。可在接下来的胃镜检查中,李伯因为吞咽困难、不习惯张口,再加上心里紧张害怕,折腾了两次胃镜检查也没做成。此外,李伯的基础病变多,如果实施常规的腹腔手术取异物,对老人是一次不小的创伤。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周永健等专家会诊决定在手术室监护下对李伯实施气管插管全麻行胃镜取出术,取出这只“乱入”的汤勺。执行取出术时,由于汤勺很光滑,不易“抓住”,手术医生使用圈套器套住汤勺的手柄,反复调整方向,沿食管轴顺利将其带出体外,李伯这才转危为安。

    在各大医院的消化内镜中心,医生常常接诊到误吞各种异物的患者,既有误吞鱼刺、鸡骨的,也有误吞牙签、笔帽、纽扣的。这些异物,可能导致消化道梗阻、黏膜损伤、出血等疾病。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副主任聂玉强教授提醒市民,用各种“土办法”,如吞饭团、喝醋等处理误吞鱼刺鸡骨等异物并不安全,“硬吞”可能会使鱼刺插得更深,同时会损伤咽喉引起感染化脓、发炎红肿。对于大部分的消化道异物,消化内镜均有办法将它们取出。尽早就医,有助于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万一发生了误吞异物的情况该怎么办?看清楚以下几点,你就不用慌张了:

    1、如果吞入后没有引起呼吸障碍,如嘴唇青紫、呛咳甚至呼吸停止等现象时,不必急躁,更不要慌张。切莫急于刺激咽喉部或使用药物强行催吐,企图将误入的异物吐出,以免反将异物送至气管更加危险。应及时就近求医,并进行影像学检查,待明确异物位置后决定处置方案。

    2、一般来说,这些不小心吞下的东西,除了一些特别大或尖锐的以外,绝大多数都可与食下的食品混杂在一起而最后随大便排出体外。为了明确异物是否排出体外或依然停留在体内,方法有两个:一是作X光检查,继续追踪观察;二是在误服异物后48小时甚至72小时内收集所排出的粪便进行检查,看异物是否排出,直至找到异物为止。

    3、万一异物经过各种方法处理均未能排出体外或已引起胃肠的损伤等事故时,应尽快手术取出异物。此时,可令患者坐下来或卧床休息,不得再随意走动,等待接受各种处置和手术。

    4、如果发现孩子误吞异物,切忌自行吞服饭团、馒头、韭菜等食物,以免加重损伤,增加手术困难,应及时就诊,尽早明确诊断、取出异物。如果患儿吞入钉子、回行针、碎玻璃等尖锐的、带尖带钩的异物,很难像一般异物那样顺利排出,必须火速去医院处置。因为这些异物随时可能钩住或穿透消化道,造成严重的消化道损伤。在此期间,患儿一旦呕血、腹痛、发烧或排黑色稀便,说明有严重的消化道损伤发生,必须立即就医。

    通讯员 黎蘅 李津 魏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48 13973122817 13808469230 传 真: (0731)84326211 订报热线: (0731)84326226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健康·要闻
   第03版:健康·服务
   第04版:健康·要闻
   第05版:健康·资讯
   第06版:中医中药
   第07版:家庭医生
   第08版:饮食营养
   第09版:育儿宝典
   第10版:专病论治
   第11版:药械指南
   第12版:生活百科
   第13版:女性保健
   第14版:养生健体
   第15版:医学前沿
   第16版:心灵家园
误吞异物 千万别信土方法
结肠癌入院
“无痕”手术创伤小
早起打哈欠
老太“掉”下巴
脖歪胳膊疼
不良坐姿伤颈椎
“三减三健”健康宣传
钢筋刺穿身体
手术完整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