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背景】
4月11日,25岁的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戚锦典因流涕、咳嗽、发热等不适,在某医院急诊室接受输液等治疗。4月12日一早他再次前往医院,在接受输液过程中突发心脏骤停,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离开人世。
10岁的彬彬跟随做蔬菜生意的父母在长沙生活,3天前因感冒、咳嗽到附近一家诊所看病,医生开了阿莫西林注射液为其进行输液治疗。没过多久,彬彬额头上开始冒冷汗,脸色发白,并多次说“心里难受”。护士调慢了输液速度,但彬彬还是一会儿喊热、一会儿喊冷,只得停止输液,家人赶紧将彬彬转入一家大医院急诊科。医生判断其为药物热原反应,嘱咐家长为高烧的彬彬进行物理降温,并对他进行了抗过敏和激素治疗。
这些事件,再一次引起人们对输液不良反应的关注。近日,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智玲主任医师在谈起此话题时表示,输液可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其中过敏反应、药物副作用和静脉炎较为常见,为大众所熟悉。除此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不良反应,如热原反应及心脏负荷过重等。
热原反应
原因 静脉输注的药品和输液器在贮运、配制、使用、操作等环节中被致热物质所污染,输入的溶液和药液制品不纯等,消毒保存不良,输液瓶消毒灭菌不彻底,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均可使致热原物质随输注的液体进入人体而产生热原反应。
临床表现 发冷、寒战、发热、出汗、脉速、恶心呕吐、皮肤苍白、瞳孔散大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或休克。
预防措施 1、确保输液器具及药品质量合格,输注的流体使用期严格规定在3个月之内;2、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有无沉淀、浑浊、变质,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纹,输液器具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漏气及灭菌日期;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室应环境清洁,减少人员流动,防止空气中杂菌污染。
紧急处置 如在输液中出现热原反应,医生要及时处理,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观察体温变化;反应重者立即停止输液,查找反应原因,对高热者进行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心肺负荷过重
原因 在短时间内输入液体达3000-3500毫升以上者,或输液滴速过快者,使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肺负荷过重,心肌受损可致心衰和急性肺水肿。
临床表现 心悸气短,端坐呼吸或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重者痰液可从口鼻涌出。
预防措施 注意控制滴速和输液量,尤其对老人、小儿、体弱及心肺功能不全者应特别谨慎。
紧急处置 让患者端坐、双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减轻缺氧症状,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管治疗,以舒张周围血管,加速体液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梁辉
■延伸阅读
输液重在规范用药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对于到底要不要输液,以及输液有什么注意事项,因每个人的病情不同、体质不同,所以是否需要输液并没有绝对的标准,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作出判断。
总体而言,既要避免不必要的输液,又不能因为患者忌讳输液而延误病情,正确的做法是:到正规医院,在医生合理规范用药的前提下进行。用药前详细告知药物过敏史,输液中有不适要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